应对时代挑战推进科技合作(2)
走进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医药健康展区,处处可见高科技产品,有防疫数字新产品,也有精细化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千分之一发丝大小的纳米机器人,带来治疗肿瘤细胞新思路;还有针对肺病、脑卒中等疾病的智能医疗解决方案,为观众描绘了一幅充满科技感的健康生活图景。
据介绍,本次中关村论坛专门设置了全球科学与生命健康论坛、智慧医疗创新论坛、传染病防治生物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论坛等系列论坛。
疫情发生以来,我国从诊断、治疗、预防3个领域,针对可诊、可治、可防目标,全方位进行技术攻关。在第二届全球科学与生命健康论坛上,来自业内抗疫一线的顶尖科学家,就抗疫中备受关注的溯源和疫苗研发、生产、技术路线、效用等问题,展开了交流和探讨。
“截至目前,我国向全球10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出口援助超过5亿剂新冠疫苗,无论是研发技术路线、疫苗品种数量、品种类型丰富程度,还是研发进度,中国的疫苗研发均处于全球第一方阵,为国际社会疫情防控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科技部副部长张雨东在论坛上表示。
医疗资源有限,健康需求无限。“要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重塑新型健康卫生医疗体系。”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董家鸿说,“智慧医疗是解决医疗供需矛盾、提高成本效益的一大路径。”
“未来,可以想象智慧医院是一张网、一张图,或者全生命周期,这是大健康产业为我们带来的机遇。”天坛医院副院长王伊龙展示了激动人心的未来场景。
如何构建智慧医疗?京东健康首席执行官金恩林认为,要想把智慧医疗变成现实,就要以患者为中心,在智慧医疗建设中让患者体验更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论坛上,北京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携园区拥有前沿技术的科兴中维、民海生物、华科精准、雅果科技等48家企业集体亮相,展示成果。
“中关村论坛把健康领域加进来是一种创新,希望能够坚持下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张伯礼表示。
以颠覆性技术探索绿色发展
围绕我国提出的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碳达峰、碳中和成为论坛上的焦点话题。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说:“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华为集团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在论坛上表示,要为能源变革插上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翅膀。他介绍,“在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是各行各业未来发展的指引,华为希望通过数字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的持续创新,帮助其他行业节能减排、低碳化发展。”
以关键技术谋突破。北京燕山石化董事长李刚表示:“企业以服务冬奥会为抓手,加快推进氢能布局,实现制氢、运氢、储氢、加氢、用氢的产业链突破和延伸。”昌平区建设未来科学城,发布了氢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将突破关键技术,全力建设全球领先的氢能技术创新高地。
颠覆性技术的交流和展示,也让人窥见全新的未来。
拜耳集团董事长沃纳·保曼说:“我们正在研究一种新型生物技术,来替代人工肥料,帮助农业领域实现碳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