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2)
在中国林科院的支持下,1960年开始,蒋有绪在川西米亚罗,与四川省林科所合作建立了我国最早的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对亚高山针叶林开展了综合性的多学科的生态系统定位研究。
1981年,长江上游发生特大洪灾后,正是基于定位站的研究和对森林功能的认识,蒋有绪敢为人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提出洪灾既是天灾更是人祸的论断:大面积的森林采伐使岷江上游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大为降低。他在文章中指出,不应该将长江上游作为木材供应基地,而应该以水源涵养作为主要经营方向。这个观点后来成为中国建设长江中上游水源涵养林体系工程项目的理论依据。
1990年起,蒋有绪主持了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项目“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联合覆盖我国不同地理带、不同类型的18个森林生态定位站,首次运用森林生态长期定位观测数据,从生态系统尺度上升到了全国大尺度的多学科、多过程、联网化的综合研究,推进规范化观测与生态网络化研究的发展。
1994年,根据多年定位研究结果,他首先提出全面禁伐海南热带雨林的建议,并被国家采纳。随后,他又积极呼吁并参与论证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规划,直接推动了2000年工程的全面实施。
2008年前后,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在他的指导下,结合全国所有森林生态定位站长期观测数据,评估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6项服务总价值为每年10万亿元,中国森林植被生物量总量为157.7亿吨,中国森林植被碳储量总量为78亿吨。此数据一经公布,在全社会引起巨大轰动,成为森林生态学研究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亮点。之后,森林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的观测与功能计算、价值计算都陆续经论证形成国家标准。全国和各省、区、市,甚至特定区域,纷纷进行一次或多次的评估计算,为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生态补偿政策实施、绿色GDP的研究和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截至目前,我国森林生态定位研究体系基本建成。林业系统内共计107个定位站,持续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
蒋有绪骄傲地说:“在这方面,中国领先于世界!”
在行业和学术界里,蒋有绪是受人尊敬和爱戴的科学家,他敢为人先,甘为人梯,在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科学技术普及宣传、国际交流等方面均有突出贡献。在学生眼中蒋院士是一位才华横溢、儒雅谦和、胸怀祖国又具有全球视野的一位老先生。
“大自然可以把人的知识变活,并不断激发人的思想活力。观察大自然,培养人看待事物的系统观念,锻炼人的思维分析能力。这是一个生物科学工作者取得成就的动力和源泉。”蒋有绪说。
一个名字就是一座科学巅峰!从新中国成立之初林业科教百废待兴,到改革开放科教兴林的春风吹绿山川大地,一代代林科人时刻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与担当,活跃在“美丽中国”的版图上。他们用行动坚守绿色誓言,用智慧擘画生态文明。
治沙工程创造生态奇迹
“过去要一个小时的车程才能看到绿地,如今反过来了,要一个小时的车程才能看到沙地。”
谈及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21年来取得的成绩,中国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所长、沙漠林业实验中心主任卢琦用这个通俗的比方解释道。
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2424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