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田”育出“创新苗”(深度观察)(4)
当研究与学习以更加紧密的方式结合,思想的“火花”也在不断碰撞、激发。化学系教授李强说,由于经常开展深入的讨论,将“三节课”延长到“四节课”,在钱学森班成了“家常便饭”;数学系教授张贺春说,钱学森班大一本科生给出过他本人都未曾想到的数学证明方法;在航天航空学院教授郑钢铁的带领下,手术机器人、自主车、人工外骨骼这些“创新”的想法一个个变成了现实……
特色——
在这里,师生之间亦师亦友,学长常常出谋划策,同学一起出游、聊天。“朋辈学习”促进共同成长
“以前我们谈大学教育时,似乎很少讨论如何让老师做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教育工作,有的老师甚至还会把教学与科研对立起来。”在郑泉水看来,创新型人才培养则可以做到教学相长,让师生共同感兴趣,共同取得成果。
2013级学生胡脊梁,曾经成功地把老师吸引到钱学森班。大一那年暑假,他加入航天航空学院的生物力学研究所,此后逐渐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生物物理。在实验中,他发现了细胞膜的曲率与蛋白分布之间明显的相关性,就深入学习了复杂系统科学、发育学和进化学,还主动联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老师讨论。
胡脊梁在本科毕业时一共发表了5篇论文,其中1篇还发表在顶级期刊上。几年后,一名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老师见到郑泉水时,提了句:“我们有共同的学生。”郑泉水这才知道。很多其他学院的老师都是以这种方式“加入”钱学森班的。郑泉水认为,创造条件并帮助学生,使得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不仅能让学生深度学习、找到兴趣方向,而且对老师也特别有帮助,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钱学森班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特色是“朋辈学习”。在这里,学长经常为学弟学妹们的科研、成长出谋划策,提出建议,同学们也会经常一起出游、聚餐。在这里,师生之间亦师亦友。钱学森班2014级学生杨昊光记得,有一次他们去郊区野营,他和郑泉水在一个帐篷里聊天,聊梦想,聊科技发展,聊人生选择……
12年来,钱学森班的绝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科研道路,部分学生已经在相关领域崭露头角。谈及创办钱学森班的初心,郑泉水说,希望找到并帮助那些将来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有着强烈学术志趣的学生成长成才,培养出中国自己的大师,并探索破解“钱学森之问”。
60多年前,清华大学也曾有过一个“钱学森班”。当年,回国不久的钱学森为了解决力学人才匮乏的问题,在清华大学开办了工程力学研究班,培养了300多名新中国急需的力学人才,其中包括多位两院院士,为“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重大工程积蓄了人才力量。60多年过去了,又一个钱学森班承载着自主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光荣使命,向着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继续前进。
为创新型人才培养蹚新路(记者手记)
12年,对一般的事业来说不算短,对于教书育人来说,却不算长。走进钱学森班,最让记者感佩的不仅是院士、教授们极高的科研成就,也不仅是青年学子极高的天赋潜质,更有他们对于教书育人、自主创新那份共同的热忱及为之付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