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田”育出“创新苗”(深度观察)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11-01 06:52:01
浏览

“试验田”育出“创新苗”(深度观察)

 

  “不破的泡泡”实验照片。
  人民视觉

 

“试验田”育出“创新苗”(深度观察)

 

  钱学森班学生们在专注听课。
  人民视觉

 

“试验田”育出“创新苗”(深度观察)

 

  钱学森班“今日与未来”系列讲座现场。
  人民视觉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

  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创立于2009年,是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唯一定位于工科基础的试验班。12年来,这块“面向创新型工科的试验田”围绕着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本科教育质量、激发学生内生动力、促进教学相长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探索,取得了可喜的突破。细雨深润,禾苗茁壮。回顾12年的探索历程,“好苗子”如何在“试验田”上拔节育穗?钱学森班的探索,能给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带来哪些启示?记者近日走近钱学森班,尝试寻找答案。

  

  试水——

  想方设法呵护学生的激情。这种激情应该是对一件事情着迷,晚上睡不着觉,吃饭走路都在想这件事情的感觉,这对创新至关重要

  “我做的研究是让两个固体表面没有摩擦,这是一个非常基础的领域。因为摩擦一定会磨损,我们有1/3的能源就消耗在这上面。”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学森班首席教授郑泉水在结构超滑领域耕耘20余年,曾以第一获奖人身份获得过两次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然而,作为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教授,另一个关于减少“磨损”的问题也一直萦绕在郑泉水的心头。“我1993年到清华大学任教,当初给我的感觉就是,清华的学生很聪明,但内生动力不够。”郑泉水口中的“内生动力”,指的不是多上几门课,或者考个好成绩。“我认为,学生被‘磨损’的会是激情。这种激情应该是要对一件事情着了迷,晚上睡不着觉,吃饭走路都在想一件事的那种感觉,这对创新至关重要。”

  郑泉水开始系统思考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是在2001年。那年,一个非常优秀的清华本科生跟着郑泉水读硕士。有多优秀呢?用郑泉水的话说:“博士后一年都没解决的问题,还在读大四的他两个星期就解决了。”当时,就是这个学生的一句话让郑泉水十分震惊:“我们班里只有我一个人有兴趣做学术。”

  “清华大学有这么好的资源和条件,学生有这么好的天赋,大多数人却不想做研究,就是来读个学位,这怎么能行?”郑泉水猜测,主要原因可能是知识“不好玩”,课程体系太老化。于是他和同事们一起花了大量时间,来讨论怎样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但是,郑泉水发现光改这些还远远不够。

  到了2007年,问题变得更加紧迫。“航天航空学院一届90多个本科生,14个没有毕业。当时我是学院学术委员会的主任,主管教学体系。这种情况让我们下定决心必须改课程,之后又花了3个月讨论怎么改。”郑泉水回忆。

  经过反复研讨,大家形成了共识:本科课程学得多、学得全,一部分课程的挑战度、训练量不够,成了学生们口中的“水课”。要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一定要把课程里的“水分”挤掉。但是究竟哪些课要砍掉,哪些课要加强?不少老师都认为自己专业领域的课程很重要,这导致都加强的话,学分起码要到200分以上,学生根本受不了,所以很难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