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在创业园遭遇“容身难”(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11-22 10:12:03
浏览

朱瑞晓和小薛告诉记者,他们都去看过6层的空间。如果整租续租,价格要比原先高出近50%;如果还按照原面积原价分割租赁,他们没法设计大型玻璃橱窗以展示自己的文创产品。因此,两家公司都要求继续原租约,直到明年5月31日,且在8月23日便回函给园区方面明确“要求按照原合同继续执行”。

德必园区告诉记者,园区已与两家创业公司先后沟通过10个版本的解决方案。至于9层装修、公共区断电的问题,装修前曾告知两家公司负责人,且“获得对方允许”。至于公共卫生间停用、建筑垃圾堆放等问题,均为装修期间出于安全和施工考虑的必要措施,后期都给予了解决。

园区方面表示,目前两家租户仍享有与园区其他客户一致的服务保障。而如果两家公司愿意搬迁至6层,园区愿意承担搬迁费用。

但朱瑞晓告诉记者,园区在装修开始前并未给出前述方案,也并未提及临时解除租约的搬迁补偿相关内容。记者查询双方签订的租赁合同发现,对于德必园区进行公共区域装修或单方面提出解除租约的行为,并没有相关条款提及赔偿或进行约束。这也正是两家小微企业的维权难点——共享办公空间提供者并未承诺标准的共享空间服务,公共区域怎么弄,全由园区说了算。装修期间,德必也多次告知两家公司,对公共区域进行装修、改造,是园区的权利。

朱瑞晓告诉记者,自己处于“有苦说不出”的境地,“其实就是在按时付房租的情况下,遭到了园区的变相驱赶。”

奇怪的承诺函

10月12日,芈知、茕旌还收到过德必公司工作人员的电子邮件。大致意思是要求两家公司签署“承诺函”,如接受媒体采访,“内容涉及德必,需签署承诺函”。

这份“承诺函”中要求,两家公司在媒体采访日前3个工作日,协调德必公司与相关媒体对接,获取采访内容提纲;两家公司接受媒体采访时,不得侵害园区品牌方的合法权益。此外,这份承诺应为“不可撤销承诺”,两家小微企业如违反承诺,须向德必公司支付违约金10万元。

对此,上海申同律师事务所律师马海钦向记者指出,提供符合法定要求及租赁合同约定条件的适租房屋,是出租人应尽的义务,若“装修”等行为对承租人生产经营造成的负面影响已实质性构成对房屋租赁合同的违约,承租人可选择通过法律途径依法主张权利。而“承诺函”是否在双方间发生法律效力尚有待商榷,“组织和个人在法律允许的边界内,求助于媒体对有关争议据实报道,是实现社会监督的应有之义,依法不得予以不当限制。”

小微文创企业之困:为他人做嫁衣?

朱瑞晓介绍,自己创业大约3年时间,经历了多次搬家。

最开始,她在位于上海杨浦区的一家共享办公空间办公,租金约为每月2.76万元,因听说该办公园区可能会倒闭,迅速搬离;2020年4月8日,她又在一通紧锣密鼓的装修后,搬进了位于黄浦区宁波路1号的共享办公空间,但两周后该空间就宣布关门,她的租约被转至“德必外滩WE”。没想到,刚刚搬过去没多久,她就又要面临再次搬迁。

“特别不稳定。在这种毛坯房环境下办公,一来有员工流失,二来又没法面试招人。”朱瑞晓说。

无独有偶,总部位于上海市中心长乐路的一家文创企业创始人小李,这两天也面临着公司搬迁的问题。他所在的一栋颇具上海特色的老洋房,将被整体转租给一家医美公司,老洋房内原有的几家小公司都面临着搬迁。小李说:“近几年,政府层面大力扶持文创企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很多政策给到文创类的创业园区,而这些园区通常刚开始希望小微企业入驻,到后来,就想转租给其他门类、税收贡献更大的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