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钱学森之问”:哈工大“院士班”的答卷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12-14 09:51:03
浏览

原标题:求解“钱学森之问”:哈工大“院士班”的答卷

求解“钱学森之问”:哈工大“院士班”的答卷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杜善义(右)为学生讲解复合材料。新华社资料片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作为一所工科“尖端”强校,哈尔滨工业大学扭住“培养杰出人才”这个着力点,迈出了探索构建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一步。从去年9月以来,哈工大设立的一批由院士领衔或担任班主任的特色班,成为站位高、起点高、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载体。

  永坦班由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刘永坦当班主任;善义班由力学和复合材料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担任指导委员会主任,哈工大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杰才担任班主任;小卫星班由哈工大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曹喜滨当班主任;智能机器人班由哈工大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宏当班主任。

  两年来,4个院士班已经招收“00后”本科生175名。尽管研究领域不同,院士班有一个共同目的,就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创新思维、攻坚能力的未来领军人才。

  “高校要以培养为党和人民作出杰出贡献的杰出人才为己任。”哈工大党委书记熊四皓说,院士班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推动深化人才培养改革的全新探索,我们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与力量。

  “我们就是来追星的”

  “我就是来追星的,追的就是坦先生这样的星!”18岁的高若瑜是个河北姑娘,今年高考后从家乡石家庄来到哈尔滨求学,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坦先生的学生。

  坦先生就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刘永坦。从20世纪80年代起,他坚持自主研发新体制雷达,带领团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让我国海域监控面积从不足20%到全覆盖。以他名字命名的永坦班,定位是面向未来新体制雷达智能感知探测、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等领域,为国家培养和输送电子信息领域的领军人才。

  今年9月,永坦班迎来第一批27名“00后”新生。10月23日,85岁高龄的刘永坦院士和同学们开启了一场关于理想的对话。

  从科学研究到学习方法,从职业选择到发展方向,同学们问题不断,白发苍苍的坦先生坐在中间逐一回答。他还应同学们的要求把自己获得的“时代楷模”奖章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章带到了现场,满足孩子们摸一摸奖章的愿望。原定一个小时的班会延长到两个小时。

  “原本以为离自己很遥远的大师就站在眼前!”同学们争相与大师合影。

  “我从小就崇拜科学家,希望将来我也能成为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坦先生的爱国情怀深深感染了我,我要像坦先生一样,让生命广博而雄厚”……成为像坦先生一样的人,是永坦班的共同心愿。

  “我们是幸运的,也很有压力,”高若瑜说,“我们不能辜负坦先生的期望。”

  坦先生“一生一事”“从0到1”为祖国海防装上“千里眼”的奋斗故事,永坦班每个学生都铭记在心;在善义班,“一门三院士”的佳话是同学们骄傲的谈资;在智能机器人班,蔡鹤皋院士拒绝在海外发展毅然回国的故事,被学生们搬上了舞台;在小卫星班,追随学长学姐们的脚步,同学们逐梦星辰大海,争做“夜空中最亮的星”。

  11月23日的班会上,智能机器人班班主任刘宏院士的分享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实验室是刘老师最喜欢的地方,上学时他在实验室做科研的时间比在寝室都要长。”2021级智能机器人班学生王云飞说,“刘老师把科研当成一种乐趣,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榜样的力量是生动的、具体的、可感的,孩子们在学校度过的每一天都是充实的、丰富的、坚定的。”哈工大副校长沈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