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生所培养研究生的“三个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⑤)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1-17 06:53:01
浏览

北生所培养研究生的“三个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⑤)

 

邵峰研究员(右一)在实验室里指导学生。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供图

 

发现乙肝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受体、揭示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找到男性生殖系统衰老的奥秘、孵化出6个治疗重大疾病的新药研发公司……许多人知道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北生所)在原创性科研和成果转化上独树一帜,却不知道该所在创新人才培养上也可圈可点——

截至2021年8月底,北生所已累计培养博士681人,其中15人获得吴瑞奖学金、23人获得国家奖学金;在已经毕业的385名博士中,除了大量目前还在做博士后研究的,已有95人成为清华、北大、中科院、剑桥等知名高校院所的教授或实验室主任,接近毕业生总人数的1/4。

2005年才挂牌成立的北生所,“成才”率为何如此之高?

一个共识——

让老师围着学生转,而不是学生围着老师转

走进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北生所,走廊里隆隆的仪器运转声清晰可闻。原研究生院院长(兼)、高级研究员董梦秋的办公室和其他同事一样:里面的小房间是自己的办公室,外边的大房间是学生的共用办公室;两个办公室之间的门始终敞开着,学生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进来。

“其实我跟学生是一起成长的。”说到研究生培养,董梦秋更愿意把自己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形容为“同事之间探讨问题”,“不要让学生觉得和老师是上下级,而是要让他们知道,他们也是科学探索的主体。”

让学生成为科研探索的主体,不仅是北生所所有实验室主任的共同理念,并且有一系列的创新性制度保障。

自2005年暑期开始,北生所每年都举办“本科生暑期训练计划”,其目的在于早早为那些对生命科学研究感兴趣的本科生播下科学的种子。如今在北生所,有3位实验室主任是当年参加过这项计划的学生。

去年新入职的巴钊庆一直记得2007年在北生所参加暑期训练时的一个情景:一天吃午饭的时候,他端着餐盘坐到所长王晓东身边,同他讨论起自己正在做的一项课题。“直到现在,这个传统还一直延续着。”

“那时候我读大三,学的是工程机械专业,生物学的知识主要靠自学。但北生所更看重的是,学生有没有科研潜质和精耕细作的劲头。”巴钊庆说。

研究生部主任李学真老师的一句话,让巴钊庆至今记忆犹新:“我们所不会放弃每个真正想做科研的学生。”

对于申请读研的学生,北生所更关注的,是他们对科学的理解、进取心、思维敏锐性和逻辑分析能力,以及实验技能等。

在采访现任研究生院院长(兼)陈婷时,她告诉记者,面试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考查学生“读文献”的能力。学生从3至5篇文献中任选1篇,在2小时内阅读、理解;之后,由5位实验室主任组成的面试小组,围绕这篇文献问学生问题。“通过这个环节,老师就能够对学生的科研素养、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有个比较明确的判断。”陈婷说。

北生所的实验室不单独招生,由所里统一面试招生,入学后都要在不同的实验室之间“轮转”;每个学生轮转2至3轮,每轮2个月。之后,学生与导师(实验室主任)各自递交一份按优先次序排列的选择名单,双向自愿选择;各个实验室主任每年招收学生的上限为2人(新实验室第一年可以到4人)。导师确定后,所里还为学生配备3人以上的导师指导小组;学生对导师或指导小组有意见时,可向研究生部申请调换。

“这些制度对导师的压力很大,因为你的口碑很重要,口碑不好的很容易招不到学生。”陈婷告诉记者,北生所是国内最早实行轮转和双向选择的科研单位之一。对比传统的“一对一”招生模式,轮转制度相当于给了师生双方自由选择的机会,学生在最终选择之前对导师有比较充分的了解,对自己的学术生涯的规划也更清晰、更合理。

“所有这些探索,只有一个目的:让老师围着学生转,而不是学生围着老师转。”王晓东说。

一个目标——

鼓励学生做具有挑战性的原创性基础研究

翻开董梦秋实验室的《博士生培养规划》,第一页是几条“知情声明”——

原创性探索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请做好心理准备;

导师承诺尽心尽力培养每个学生,但不能承诺到什么时候一定发文章,发什么点数(影响因子)的文章;

怕苦莫来,求稳莫来……

在《实验室管理、教与学问题调查》中,第一部分是一道问答题:“科研活动中你犯过的印象最深刻的错误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