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生所培养研究生的“三个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⑤)(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1-17 06:53:01
浏览

在学生反馈的26个答案中,有“电磁炉里煮样品忘记收”“普通枪头吸挥发性液体”“天平称量前没有清扫表面”……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问题,董梦秋看得很重。

“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离不开动手做实验。如果基本的实验操作不过关,一些不易察觉的失误很可能毁掉精心设计的实验,轻则降低工作效率,重则误导实验方向,给课题进展人为地制造困难。”董梦秋说。

在董梦秋的实验室,常规实验操作培训是一门容不得半点马虎的课。几年下来,学生们对其重要性更加了解:帮助自己提高实验效率,拿到可靠的数据,为发表高质量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基础能力培养上,除了每个实验室主任言传身教,北生所还常年举办“我爱科研”系列讲座,其中就包括各种“实验室基本生存技能”的培训。比如,韩霆讲的是“如何做好实验记录”,蔡涛讲的是“二代和三代测序”,汤楠讲的是“如何作图”,陈婷讲的是“如何做学术报告”……

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实现北生所的培养目标:做具有挑战性的原创性基础研究。

“这也是北生所最吸引我的地方。”吴瑞奖学金获得者、2021年刚做完博士后研究的李蛟告诉记者,“北生所不会因为发文章的压力,让学生去选择比较容易的课题。比如某个肿瘤里的A分子,我们除了要搞清楚‘它在另一种肿瘤里有没有起作用’,更要知道它在里面是怎样起作用的,其机理是什么。”

李蛟坦言,做原创性基础研究对研究生而言的确“很苦很难”:“我记得读博士阶段最困难的要数2014年冬天,当时要做一个小鼠肺胚胎的活体成像系统。这个事全世界都没有人做过,所有设备、手段都要靠自己一点点摸索,做了几个月都没有进展。我哭丧着脸去找导师汤楠,她对我说,没事儿,你尽管去试,需要什么我全力支持。”

“汤老师的话给我很大的鼓励。快到年底的时候,有一天我睡到半夜,突然想到:可能是系统里的某个细节在作怪,第二天马上跟汤老师讲,她听完后说‘完全有可能,你再试一把’。这个问题解决后,系统运转就正常了。最后我们的研究成果成为某知名杂志的封面文章,至今还被国际同行奉为经典。”李蛟笑着说。

除了激发内生动力,北生所也尝试用一些制度性设计引导研究生做有挑战性的课题。比如,入学第二年进行的“博士生资格考试”,每个博士生需提交1份6000—10000字的课题研究报告,面对3位导师进行答辩。

“3位导师在下面坐着打分,所里的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都会去听,大家可以自由提问。如果课题的成色不足,很容易下不来台。”陈婷坦言,“这样做其实很浪费时间,答辩前后学生差不多要花费一个月的时间,导师也要放下手头的工作参加答辩。但在我们看来,这是值得的。”

一个理念——

只有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玫瑰,才是最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