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住房保障民生兜底作用实现更多人群安居宜居优居(3)
刘琳举例称,从市场运行情况看,去年10月以来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增加,房价上涨城市数量增加,部分一二线城市二手房市场回暖,市场初现触底企稳迹象。
她还表示,针对新市民解决住房问题,更是从供求两方面予以支持。一方面完善长租房市场,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另一方面,明确对新市民购房需求实施普惠金融支持。
李布则强调,下一步无论是继续贯彻“房住不炒”的总基调和“租购并举”的新模式,还是实现“三稳”的预期,都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实现人、房、地、钱等要素真正畅通起来,城市才能更好地创造美好生活。
给予规模庞大的新市民群体定向的金融支持政策,正成为“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的政策发力点。莫天全在全国两会上建议,相比而言,降低首付比例对需求端的影响更为直接,既包括对首套房/二套房首付比例的直接调节,也包括对部分城市二套住房的认定标准的间接调节,“应进一步加大对刚需和改善需求的信贷支持力度,促进需求恢复,稳定市场预期。”
在我爱我家集团董事长、总裁谢勇看来,满足合理住房需求,核心则在于面向新市民与青年人,在更大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提供丰富多样的租房选择,一方面是合理的租金,让租户的“付得起”,另一方面是推动职住平衡,为居住构建舒适的工作、生活等外部环境,让租户“住得好”。
中央重提因城施策
良性循环成2022年楼市关键词
“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另一大亮点,对于行业实现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在因城施策方面,2015年“两会”就曾提出坚持分类指导,因地施策,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2016年则提出因城施策去库存;2020年为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虽然因城施策的目的不同,但因城施策这一调控手段并未改变。而2022年,因城施策的目的为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李布表示,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深化,人口不仅呈现向大城市群、大都市圈城镇化集聚的趋势,而且地区间人口流动方向发生新变化,城市间的分化越来越明显。
“因此,房地产市场不可能全国同此凉热,肯定是要落实因城施策。”在他看来,各个城市面临的问题可能完全不同,各地可根据自身城镇化水平、人口增长规模、融资能力,通过包括优化供地、完善信贷、调整税收、提升公共服务等一揽子措施,更好的推进和引导保障房、长租房建设,调节住房需求有序释放,优化房地产市场监管环境。
对此,谢勇表示,从宏观角度来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正处于重要调整期,过去房地产有很强的投机属性,“良性循环”则推动整个行业走向稳定有序,今后将逐步走向以提升房地产建造品质,提升存量房地产服务品质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
那么,2022年房地产行业该何去何从?如何解决重点群体住房困难问题?“良性循环”无疑将成为重要关键词。
“目前房地产行业良性循环仍面临较多阻碍,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对此,莫天全建议,要进一步加大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畅通上下游产业资金链,稳定企业信心。
“高校毕业生、新蓝领等新市民、青年人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关键群体,对促进城市新业态发展、带动国内大循环、稳定社会就业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张占斌表示,解决好这部分重点人群的住房问题,既是解决大城市住房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