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以报国中实现青春梦想(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特别策划))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6-02 06:41:07
浏览

在学以报国中实现青春梦想(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特别策划))

 
 

  生逢伟大时代是人生之幸。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对他们寄予殷切期望。近年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与关怀下,青年学者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在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立德树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争做表率,在砥砺奋斗中放飞青春梦想,在奋进新征程中书写人生华章。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化增长动力的新发展阶段,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正是广大青年学者胸怀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发挥自身优势,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高新学科快步前行的良好契机。本报记者走近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群体,独家采写他们报效祖国服务人民、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努力讲好中国故事的动人故事,以飨读者。

  ——编  者  

  

  “虽然老话说‘父母在,不远行’,但我和你妈妈还是很希望你能走出国门去看看,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继续深造,将来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教授袁洪涛现在还记得:2007年的夏天,自己背上行囊出国留学,临上飞机前,父亲在他口袋里塞了一封信。

  满满8页纸,写满了父亲对他生活起居的叮嘱、对他只身远行的牵挂以及对事业发展的祝福。“那一刻,我感受到身上沉甸甸的责任!”袁洪涛说。10年之后,他放弃了国外优厚待遇,回到南京大学从事科研工作。又是5年,他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原创性基础研究领域不断取得突破。

  “关山万里,爱国之心不改;远渡重洋,报国之志弥坚。”在南京大学,从李四光、程开甲等老一辈科学家,到袁洪涛这一代留学归国青年学者,他们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留学归国后投身科教事业,在各自岗位上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取得了丰硕成果。

  为什么回国?“专业能发挥用武之地”“个人兴趣和国家需要相结合”“没有什么原因,这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心系“国家事”

  肩扛“国家责”

  “大家都安下心来做最难的事情,全力将研究向前推进一些”

  2007年,是袁洪涛科研之路的转折点。

  从中科院物理所博士研究生毕业时,他已在薄膜新材料生长和原子结构领域深耕数年。这个领域在当时很有前景,但他在出国从事博士后研究时,却选择了一个陌生的领域——新型超高浓度场效晶体管。

  “这方面的前沿研究,目前在全球都是空白。即便投入了时间也未必能成功,你们谁有勇气承担这个课题?”到了国外,袁洪涛的博士后导师坦言,自己对这一领域也没有把握。袁洪涛站了出来:“我愿意牵头!”

  袁洪涛埋头研究,和合作伙伴应用液态介电材料,开发出一种全新的场效晶体管,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2017年回到南大任职时,他再次来到新起点:之前的研究都是聚焦单个电子元器件,此时要面临集成应用的难题。“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研究。光是对新介质材料的实验探索,就在3年内进行了上千次。”但困难仍然没有拦住袁洪涛,团队成员“开拓思路”“突发奇想”,最终实现了突破……

  和袁洪涛的研究方向同处“创新链”上下游的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何亮,从事光刻机的关键部件之一——极深紫外光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