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以报国中实现青春梦想(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特别策划))(3)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6-02 06:41:07
浏览

  “要实现堪比人脑的通用人工智能计算机,就要通过不同学科的深度交叉,在新的量子材料、新的物理机制、新的计算硬件和新的计算方案上实现多重突破。”缪峰坦言:团队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多学科知识的学习、交叉融合和综合运用。“要在每个领域都做到最好,还要有效地协同衔接起来。”缪峰说。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团队内部始终保持不同研究方向之间、与组外跨学科团队之间的深度讨论与合作。”缪峰介绍:近期成立了南京大学类脑智能科技研究中心,把相关领域的青年学者们更加紧密地“聚拢”起来,随时开展头脑风暴……

  经过不懈努力,通过“原子世界搭乐高”的技术手段,团队终于研发成功高鲁棒性的忆阻器——这是“电子脑”中重要的类脑元件。“目前,我们的产学研转化已在路上。推动技术的落地应用,践行科技自立自强,是团队每个人的目标。”缪峰说。

  坚定文化自信

  传播中国声音

  “用外国留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表达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什么样的人生是值得过的?儒家不否认纯粹理智或审美快乐的价值,但更注重来自道德的快乐。”“老师,那是不是说,一个不能从道德实践中获得快乐的人生不是幸福的人生?”“是的,儒家强调道德实践,是因为这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而幸福就是在人之为人中获得快乐……”

  这是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胡星铭给外国留学生上课的一幕场景。师生对话激发了留学生们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兴趣。

  “面对留学生群体,怎样讲好中国故事?”曾在美国留学的经历,让胡星铭更能理解不同文化背景带来的知识构成和思维方式差异,致力于“用外国留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表达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在过去200年间,《道德经》共有约200个法文版本,《论语》和《孙子兵法》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这些中华文化典籍一版再版,说明了什么?它们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如何被阐释和接受?”这是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导高方在“中西翻译简史”课上向研究生们提出的问题。

  “道德经的‘道’,早期法语译者多采用释义的方法,但翻译家逐渐认识到这一概念的文化独特性,后多用音译的方式进行翻译,以准确传递中华文化的特质性……”

  作为留学法国的归国学者,高方从事中国文学在海外的接受、翻译与传播研究。在课堂上,她经常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学对世界文学的贡献。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姚远,致力于将教学与研究融于一体。从2014年起,他结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基层,依托长三角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展开调研,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加深对文明交流互鉴的认识。

  2021年,他指导本科生组成创新团队,以“筚路蓝缕的百年红色之路”为主题外出进行调研,提出“全光谱全历程保护红色文化资源”的建议。调研报告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一等奖。

  “坚定文化自信,不只是学习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唐诗宋词;遍布城乡的名胜古迹、历史街区同样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载体。”姚远告诉记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亲身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也为学生们今后走出国门与世界平等对话夯实着文化根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