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忠:在基层做育种工作,心里很踏实(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6-09 05:47:07
浏览

赵国忠:在基层做育种工作,心里很踏实(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2021年3月,赵国忠在记录棉花生长情况。
  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摄

 

  人物名片

  赵国忠:1950年生,河北石家庄人,棉花育种专家。他在近半世纪的育种生涯里,先后培育出21个棉花新品种,包括6个国家级品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次、技术发明三等奖1次,省部级科技进步、技术发明特等奖、一等奖8次。棉花是喜光作物,为了加快研究进程,几十年来,赵国忠习惯于把自己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每年都在河北、海南等地奔波……

  

  “刚从事棉花育种工作的时候,我时常问自己一个问题:十年、二十年甚至更多年后,我还能保持最初的这份热情吗?”

  春夏之交,在海南三亚市南滨农场石家庄市农科院棉花基地,极目远眺,星星点点的雪白棉桃点缀着广袤绿野……在这片土地上,赵国忠已经坚持南繁育种45年。

  “做科研要有一颗像棉絮一样纯粹的心”

  “今天听广播,得知‘冀棉8号’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得奖固然让人高兴,但还要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很多地区仍靠引进种子发展生产,当下重要的是育出更多我们自己的优质种子。还需要注意,不能稍有成绩就骄傲自满,做科研要有一颗像棉絮一样纯粹的心。”

  ——摘自赵国忠1987年7月11日日记  

  1973年从河北石家庄地区农业技术学校毕业后,赵国忠被分配到石家庄地区农科所(现石家庄市农科院)从事棉花育种工作。

  当时,燕赵大地虽盛产棉花,但没有自己的当家品种,产量长期不稳定,平均亩产皮棉只有27公斤。纤维品质也不高,不符合纺织企业加工要求。

  “培育出自己的优质品种,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加倍努力。”中专毕业的赵国忠常感觉力不从心,但他认准的事,就一心要干好。于是,赵国忠开始恶补棉花育种知识。冬天屋里冷,就在楼道里的炉子上烧块砖,放到身边取暖读书。他还利用冬闲跑了大半个中国,向老前辈和同行求教。没有育种材料怎么办?业内的各大院校、科研单位一个个地跑,收集到300多份基础材料。

  “科研不能着急,又不能不急。”40亩试验田里种下16万株棉花,他每天蹲在地里观察、选择、挂牌、记录,从中选出最优单株。和棉花朝夕相处,种质资源圃里的上千个品种的年份、生长期产量表现、抗病虫害能力、株型开张度等情况,他逐渐了然于胸。

  1983年,赵国忠团队培育出“冀棉8号”,1984年在河北正式推广后,平均亩产超过90公斤;上世纪90年代,他又与中科院遗传所合作培育出具有我国独立知识产权的第一个种间三元杂交新品种“石远321”,曾创下252.7公斤的世界棉花单产最高纪录。

  后来,有人建议他做行政管理工作,被他婉言谢绝:“我的长项就是棉花育种,在基层做育种工作,心里很踏实。”

  “育种人应像优质棉种一样,适应性强、抗逆性强”

  “今天背着棉种往火车站赶,来得晚没买到车票,把水泥板当床,半袋棉籽当枕头,在火车站广场睡下。夜里却被巡逻的警察叫醒,想必是我邋遢的样子给别人带来了误解。这段时间的奔波让我感到有些疲劳,工作上也遇到困难,但要想培育出良种,育种人应像优质棉种一样,适应性强、抗逆性强。”

  ——摘自赵国忠1990年9月28日日记  

  “上衣皱巴,一鞋泥巴;凌乱头发,像团棉花。”这是当时同事们对赵国忠的评价。如今他依然衣着朴素,他说,这是老南繁人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