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解读:以集约高效的平台支撑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有力保障(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6-30 15:46:07
浏览

二是统筹基础设施。集约节约建设云网等政务基础设施,原则上部门新建信息化系统一律部署在统一的政务云上,逐步减少部门数据机房和专网,构建一体化政务云平台体系。按照统一规划布局、统一采购建设、统一资源共享、统一标准规范、统一监督管理的要求,建设和布局视频摄像头等物联感知终端设备,减少重复建设。加快打造高端低碳算力集群,推进公共基础设施感知网、视联网等网络互联、信息互通,形成覆盖全域的新型物联感知网络。

三是融合升级系统。围绕“群众企业高效办成一件事”和“机关内部高效运行一件事”,以应用场景为核心串联业务流程和业务系统,整合形成覆盖数字政府重点政务应用的业务协同体系。各部门基于“一件事”场景,梳理现有业务体系和信息系统情况,通过确定核心业务,优化业务流程,定义关键数据,对已建政务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升级,对新增业务功能进行模块化耦合。基于统一支撑平台和统筹基础设施,正在建设全省统一的协同办公系统“皖政通”,为地方和部门提供通用、统一、可扩展的业务协同平台,推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

二、坚持应用导向,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便捷服务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指出,要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服务体系,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指导意见》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数字普惠,消除“数字鸿沟”,让数字政府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指导意见》要求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满足企业和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在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数字技术的运用是手段而不是目标,群众和企业满意不满意才是衡量工作的标尺。应当秉承用户思维和应用导向,通过数字化、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便利度和获得感。

一方面,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大数据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大有作为。运用数字技术赋能,政府将更好地从群众角度出发对接需求与供给,提供高质量、便捷化、精准性的公共服务。近年来,各地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深度开发各类便民应用,“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安徽重点围绕群众和企业在移动端便捷办事的实际需求,打造了“皖事通”移动端,提供各类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高频服务和电子证照,注册用户超8000万人,最高日活跃用户2600万人,收到了良好成效。下一步,要按照《指导意见》要求,持续打造泛在可及的服务体系,提升智慧便捷的服务能力。尤其要围绕解决民生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探索推进“多卡合一”、“多码合一”,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数字化应用,加快实施居民服务“一卡通”和“一人一证一码”“一企一照一码”“一车一码”等多领域场景,真正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做好人民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积极打造多元参与、功能完备的数字化生活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