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红利更快直达市场主体(财经眼·财税政策助企纾困(下))(2)
“通过担保费补贴,引导融资担保机构支小支农,促进稳产保供、优化结构。”江苏省财政厅副厅长徐洪林表示,省财政对单户1000万元以下的、粮油生猪及“菜篮子”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担保业务,财政补贴比例最高可上浮50%。
浙江省建立健全省担保集团费用补贴和风险补偿机制,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规模和覆盖面,力争2022年再担保业务规模达到900亿元,同比增长35%以上。
融资担保作用有多大?陕西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测算:对融资担保机构开展创业贷款担保业务、个人经营性贷款担保业务给予1%的保费补贴,对银担“总对总”批量业务开展较好的银行进行奖励等奖补措施落地后,预计将支持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0亿元以上,直接扶持创业2万人、带动就业5万人。引导个人经营性贷款担保业务平均担保费率降至0.5%左右,撬动银担“总对总”批量业务规模增加上百亿元。
“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是政策性基金,推行再担保合作业务,可以降低小微企业担保业务风险,从而降低贷款风险。”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杨志勇表示,落实落细政策,财政补贴要精细化,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国家担保基金、再担保机构、担保机构、金融机构与财政部门的合作机制,形成纾困合力。
政策精准有力,真金白银支撑稳岗
广东中山益达服装有限公司是一家外贸企业。疫情发生以来,企业经营压力骤增,几千名员工的社保费用让总经理林有德犯难。
按照新政策,相关部门对企业上年度实际缴纳职工失业保险费的50%进行返还。此外,该公司约600名员工开展校企新型学徒制,按政策还将享受培训补助450多万元。
“不用递交任何材料,免审即享,省人社厅调研组当场解决问题!”林有德说,“一对一”“面对面”的上门服务,让他对未来更有信心。
此次一揽子稳经济举措中,一“缓”一“补”两项,切中当前中小微企业所需:
一是明确将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3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以及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餐饮、零售等5个特困行业养老保险费缓缴期限,延长到今年年底;同时,缓缴3项保险费政策,扩围至受疫情严重冲击、行业内大面积出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其他特困行业。
二是将失业保险留工培训补助扩大至所有困难参保企业。对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加大扩岗补助等支持,全力支持企业稳岗发展。
各地创新实践,提升政策效能。
——稳住企业岗位。广东省提出,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按照上年缴纳失业保险费的一定比例给予返还,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由60%提高到90%。预计全年受益企业达140万户。江西省明确,对市县落实省政府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措施所需新增支出,省财政给予30%补助。
——聚焦重点群体。山东省财政厅拨付资金25.66亿元,支持实施“百万青年见习”“三支一扶”和百万大学生创业齐鲁等计划,帮助高校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北京市对初次就业为灵活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对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的企业给予鼓励单位招用社会保险补贴;对吸纳学生开展就业见习的企业给予就业见习补贴。
——加强失业保障。福建省对参保职工在失业期间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给予最高2000元培训补贴。对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无法正常生产经营的中小微企业,按每名参保职工500元标准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