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绿色引领谱写我国航运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2)
到2025年,中国智能航运技术与产业化总体上可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船舶智能航行法规取得重大突破,辅助驾驶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遥控驾驶和自主驾驶技术实现多样本应用。
到2035年,智能航运技术与产业化总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充分智能化的航运新业态基本形成,沿海遥控驾驶、自主驾驶船舶占比超过30%。
到2050年,智能航运技术与产业化可以全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形成高质量的智能航运体系,智能化网络化航运服务供给覆盖全球。
顺应绿色低碳智能趋势提升航运业发展韧性
绿色低碳发展,既是大势所趋,更是责任所在,也是形势所迫,是一项必答题。航运企业必须从战略角度提前谋划,推动适应低碳的战略转型。
为此,招商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缪建民建议,一是优化结构。配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和节奏,调整优化企业的业务结构(货种结构)和船队、船型结构,逐步将服务传统化石能源、高耗能产业的业务规模和资产规模调整至合理区间。
二是跟踪技术。航运企业要通过多种途径形成触角,跟踪、掌握新能源技术发展趋势。三是培育能力。产业结构调整不仅会带来业务结构的调整,也会催生新的竞争格局,在此背景下,企业自身能力也要与之匹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万敏表示,作为全球经济“晴雨表”和千行万业“链接者”的航运业,必须更加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论,顺应绿色、低碳、智能发展新趋势,促进行业朝着更加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进而维护和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万敏指出,航运企业要建立更高质量的供应链物流体系,以积极适应客户产业链升级需求,改变原来单一的、协同不充分的航运产业经营模式,将各个产业链节点深度融合在一起,努力推动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掀起的绿色低碳智能热潮为行业带来应对风险、提升韧性的思考的同时,也带来了发展机遇。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彤宙表示,要推广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在水运行业深度应用,促进生产运营智能化、公共服务便利化,提升水运智慧化发展水平。整合港口、航运、贸易等数据,建设港口“智慧大脑”。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研究推动智慧港口、数字航道、智能航运、水上安全和防污染等重点科研平台建设。
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建立政企协同推进的绿色航运发展工作机制,共同推动江海联运、多式联运、干支联动等高效运输组织方式,实现港口、船舶、航道以及运输方式绿色化、生态化发展。
(责编:郭思邈、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