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小型工程农民工匠大显身手(人民眼·乡村振兴新气象⑤)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7-29 08:48:06
浏览

乡村建设小型工程农民工匠大显身手(人民眼·乡村振兴新气象⑤)

 

  惠来县隆江镇邦庄村文化广场。
  罗 珣摄(人民视觉)

 

乡村建设小型工程农民工匠大显身手(人民眼·乡村振兴新气象⑤)

 

  邦庄村文化广场旧貌。
  林汉松摄(人民视觉)

 

乡村建设小型工程农民工匠大显身手(人民眼·乡村振兴新气象⑤)

 

  农民工匠庄贵彬在邦庄村景观池塘施工现场加装护栏。
  林洁松摄(人民视觉)

 

乡村建设小型工程农民工匠大显身手(人民眼·乡村振兴新气象⑤)

 

  隆江镇竹老村龙江河堤广场建设工程现场,农民工匠在使用机械搅拌混凝土。
  林洁松摄(人民视觉)

 

  引子

  一个乡村建设项目,原本落地进度较慢,一项改革试点,让其不到两个月就竣工了。

  这是发生在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隆江镇邦庄村的事。

  “村小学门前有条路,年久失修,坑坑洼洼,影响孩子们上学。”邦庄村党支部书记谢财顺说,村里动议实施道路硬化工程,这虽是个小型工程,但项目审批环节并不少,加上建设资金不充裕,未能按照预期进度落地。

  项目加速落地,始自一项改革。2017年12月,《广东省支持村级组织和农民工匠承接农村小型工程项目指导意见》出台,鼓励、支持村级组织和农民工匠带头人依法承接小型工程项目。2019年9月,惠来县开始试行由农民工匠承接农村小型工程,邦庄村被确定为试点村。简易项目“直包到匠”后,这条路从立项到竣工不到两个月。

  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离不开优化项目实施流程。

  今年5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公布,其中提出“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机制”“对于按照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小型村庄建设项目,按规定施行简易审批”“在项目建设环节,鼓励村民投工投劳、就地取材开展建设”。

  近年来,惠来县积极探索优化村级组织和农民工匠承接农村小型工程项目模式,加快推动公共服务建设项目落地见效,畅通涉农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的“最后一公里”。截至今年6月底,全县由村级组织和农民工匠承建的项目累计已达1160宗,占同期各类农村建设项目总数的四成以上。

  2021年12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发布第三批21个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广东惠来:推行‘农民工匠’模式 实现公共服务建设项目落地‘多快好省’”榜上有名。

  日前,记者走进惠来县乡村建设施工现场,探寻村级组织和农民工匠承接农村小型工程的实践探索。

  

  农民工匠郑煜晖——

  “简易项目‘直包到匠’,农民能独立投标承建小型工程了”

  弧光闪闪、火花四溅,郑煜晖手持焊枪,娴熟地将一根根钢筋焊接起来。这处位于惠来县隆江镇邦庄村的工地,建设的是村里景观池塘。蜿蜒的步道已具雏形,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加装护栏。这项工程的承接人是郑煜晖,隆江镇月潭村的一名农民工匠。

  过去,工程项目主要面向有资质的施工企业招标,像郑煜晖这样的个体工匠无法参与投标。然而,农村小型工程通常利润较低,一些施工企业竞标后往往转包给个体工匠施工,出现“有资格的不愿做,愿做的没资格”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