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口袋”承载“大幸福”今年全国将建设超千个城市“口袋公园”(2)
“相较于数量,‘口袋公园’的内容和质量更值得关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副教授刘悦来认为,便捷、灵活、微小的口袋公园就像城市绿色网络中的“穴位”,精准施力后,可以活化原来一些已被堵塞的“动脉”,进而激活“城市有机体”。
近年来,不少城市的口袋公园相继落地见效,在不断刷新城市“颜值”的同时,也成为广大居民亲近自然、拥抱绿色的休闲好去处。《2021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全国累计建设口袋公园2万余个,建设绿道8万余公里。
实际上,“口袋公园”虽小,但管理难度并不小。这就考验着一个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品质。
“口袋公园建设前,应充分调研、科学论证,合理选址布局,根据周边居民需求针对性设计公园功能,满足其休闲、娱乐、健身等需求。”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许泽玮建议,为了避免出现重建设、轻管理现象,“口袋公园”建成后,相关部门应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园林部门充分发挥专业力量,除了让“口袋公园”美观好看,更要实用耐用,社区居委会也要主动参与“口袋公园”的建设和管理。
“还可以开展公园认领活动,或者邀请周边居民当‘园长’参与管理,让‘园长’具备志愿者和协助管理者的双重身份。此外,‘园长’还能融服务和督查职能于一体,吸引更多周边单位和个人参与共建共享,让‘口袋公园’更好发挥绿化、休闲的服务功能。”许泽玮说。
“从最早阶段土地平整后的二次开发,到之后的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关一系列人员就业,再到建设完后日常的运营、管理、维护以及举办相关活动,这些都会产生巨大的投入,也会随之创造相应市场。”北京社科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表示。
此外,通知还强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推广各地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编制《推进“口袋公园”建设项目纪实》,图文并茂进行宣传,并将典型案例纳入国家园林城市示范项目库。
(责编:郭思邈、吕骞)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