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的背后:职业教育助中国产业行稳致远(2)
这是刘世峥的比较优势。博士、硕士要做金字塔顶尖的原理性、基础性工作,他这样的应用型人才,可以做现场工程师和工艺流程的制定者、管理者。大家各有分工,各司其职,都是作贡献。“我就踏踏实实干,保证从我这出去的制件是高质量的,是经得起极端环境检验的。”刘世峥很清醒,“我不会去跟人家争谁更会设计发动机,谁更会写论文,我要把自己岗位的工作做好。毕竟我们学校培养的,就是大国工匠,就是一线工程师。”
前段时间发布的《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白皮书》指出,这些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一线领域工作的职业学校毕业生,推动先进技术和设备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中国产业链、供应链保持强大韧性、行稳致远提供了基础性保障和有生力量。
培养那70%
将企业真实案例作为教学载体
在教师节前夕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专门讲到了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官方数据显示,全国职业学校专任教师规模从2012年的111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129万人,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而且中青年正成为职教教师队伍中的骨干力量。
陈俊杰,就是其中一位。
陈俊杰在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京电科院)工作了7年。对他来说,职业教育地位发生变化的最直接体现,是招生。
以前,确实出现过招生困难的情况,名额多,学生少,生源质量一般;但现在,情况大为不同。北京电科院党委书记张启鸿表示,2022年学校自主招生的咨询大大超过往年,报考人数大大超过招生计划。“这是多年未有的重大转变,也是国家提升职业教育地位给职业院校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
“以前大家普遍觉得,学习成绩不好才去职业院校,职业院校学生低人一等。”陈俊杰说。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开宗明义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今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也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这两件事,都给职教人打了强心针。
“我从心底觉得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没有层次区别的,只要你用心培养,学生都能成才。”职业教育为国家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他们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性。高等职业教育,更是要让学生能够处理更复杂、具有创新性的生产实践问题。在采访中,陈俊杰随口就能说出不少毕业生的名字,细数他们的成绩——有的考上了211大学的研究生,有的在知名汽车公司做研发工程师,有的已经成了国际大公司的技术骨干……
怎么教好职业院校的孩子?
陈俊杰说,最根本的,就是要让学生感兴趣。
不能老拿陈旧的、过时的知识教给现在的学生。相关规定指出,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每5年必须累计不少于6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陈俊杰是汽车工程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老师,他去北京奔驰进行过半年的实践学习,还到北京理工大学做过访问学者。他将那些热乎的、前沿的真实案例作为教学载体,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尝试解决企业提出的问题,触碰企业最真实的需求。学生如果能学以致用,就会有成就感,这份成就感,也能在今后慢慢发展为对职业的荣誉感。
汽车专业群是北京电科院的“王牌”之一。学校为北京奔驰订单培养了1000余名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公司30%的一线班组长、三分之一的首席技师均出自该校。北京奔驰也认定该校为公司唯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