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鱼洄游:一条鱼的生命传奇(2)
青海湖的湟鱼多到何种程度?从湟鱼洄游产卵的盛况可见一斑。有书中记载,洄游季节,鱼群上溯,水声哗哗,如大海起潮,“清水半河,鱼半河,鱼儿呀倒比河水多”,洄游的河道几乎变成了“鱼河”。曾几何时,“骑马涉水踩死鱼”“石头砸一条,棍子能打俩,下钩钓一串,一网网千斤”即为当时“鱼丁兴旺”之写照。
濒危
物极必反。大规模的捕捞导致湟鱼资源量急剧下降,破坏了青海湖裸鲤群体的自身平衡能力。
作为青海省主要的渔业经济来源,早在1958年,青海湖的渔业开始大规模开发,鱼产量长期占全省总产鱼量的一半以上。据历史资料显示,1960年,青海湖渔业年产量达2.8万吨。而整个60年代产量约10.8万吨,年均超过1万吨。
王浩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写的《青海湖游记》中写道,每逢湟鱼旺季,西宁街头,湟源峡谷,日月山间,专门运载鲜湟鱼的银灰色冷藏车往来奔驰。路上,运鱼车昼夜不停;湖畔,捕鱼船晨出晚归;湖滨,扎满捕鱼者的营帐;沙滩,晾着运不走的干鱼。当时的“青海干板鱼”很有名气,东运首都,西供西藏,“让全国人民都尝到高原海味”,青海湖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原鱼库”。
据记载,上世纪60年代初,青海湖上有20对机船驰骋,湖东、西草原上均新建了捕鱼基地,修起了可供机船停泊的深水码头,青海湖渔业进入“深水捕鱼”新阶段,名噪一时的“海上霸王”号渔船出海一次就能拖八九万斤鱼。环湖捕鱼场的面积不断扩展,自浅渐深,由窄到宽。就连海心山四周也成了“海上霸王”和它的伙伴们纵横驰骋的区域。
渔船步步进逼,湟鱼步步退缩。
统计数字显示,20世纪60-90年代,青海湖渔业年均渔获量持续大幅下降,平均体长、体重和年龄也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60年代捕到的都是1斤的大鱼,到了90年代,只有3两的小鱼了。”
渔获量持续大幅下降的背后,是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的急剧减少,资源严重衰竭,种群濒临灭绝。
“当时的开发,可以用‘竭泽而渔,一网打尽’来形容。到2001年,已经捕不到鱼了。”杨建新说。
除了特殊的历史时期,为解决人的生存问题而大肆捕捞外,气候变化、拦河筑坝造成“人鱼争水”等因素是造成湟鱼濒危的另一重要推手。
作为洄游性鱼类,湟鱼每年4-8月,由青海湖溯河产卵,洄游至入湖河流中,进行繁殖活动。这些入湖河流好比是湟鱼的“大产房”。
然而,随着气候干旱及人类活动的加剧,青海湖区大部分河流干涸消失,断流频繁,导致湟鱼产卵场干涸,产卵群体数量严重不足。1995年,青海湖最大的入湖河流布哈河因断流造成300吨亲鱼死亡,2001年青海湖入湖河流沙柳河,因断流造成了135吨亲鱼死亡,其场景惨不忍睹。
据青海省环境水文地质总站统计,上世纪50年代湖区共有大小河流128条,到上世纪末,仅剩下布哈河、黑马河、沙柳河和泉吉河等不足10条。
同时,青海湖水位不断下降。监测数据显示,从1908年到2000年的92年间,青海湖水位海拔高程由3205米下降至3193.3米,共下降了11.7米。水体的不断萎缩,造成水体矿化度升高,湟鱼的生存空间不断缩小,生境恶化。
保护
为保护湟鱼资源,确保这一珍贵水产资源的持续利用,维护青海湖乃至青藏地区的生态平衡,青海省对青海湖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从1982年至今,40年间先后6次封湖育鱼。
第1次:1982年11月至1984年11月,为期2年,每年限产4000吨;
第2次:1986年11月至1989年11月,为期3年,每年限产2000吨;
第3次:1994年12月至2000年12月,为期6年,每年限产700吨。
第4次: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为期10年,零捕捞。
第5次: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为期10年,零捕捞。
第6次:2021年1月至2030年12月,为期10年,零捕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