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取得历史性成就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9-29 18:31:07
浏览

人民网北京9月29日电 (记者许维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取得了哪些历史性成就?我国市场体系建设取得哪些成就?境外投资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了什么样的积极作用,未来有哪些工作考虑?

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围绕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解读回应。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成就体现在四个方面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体制改革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全方位展开、系统性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主要成就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市场主体活力有效激发。国资国企改革完成顶层设计,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混合所有制经济稳健发展,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不断健全。重点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过去10年,民营企业数量从1085万户增长到4457万户,翻了两番。

二是市场体系建设持续完善。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实施,组织开展6批次中国营商环境评价,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减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构建立法、执法、司法全方位产权保护制度体系,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快完善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的要素市场制度,形成了强大国内市场。

三是宏观经济治理改革取得新成就。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协同发力的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宏观调控方式持续创新,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等更加灵活有效,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四是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深化。推动出台政府投资条例,健全投资管理制度体系,协调推进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X+1+X”的油气市场体系。大力推进能源资源、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价格机制改革,最大限度放开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强化垄断行业价格监管,加强重要民生商品、大宗商品价格调控,有效应对国际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和国内疫情散发、异常天气等影响,保持物价总水平平稳运行。

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孟玮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同时,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推动企业稳步“走出去”,境外投资发展迈上新台阶,国际合作新优势加快培育。

一是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高。持续推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一批重大外资项目相继投产扩能,吸引外资规模屡创历史新高。截至2021年底,累计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超过2.6万亿美元。同时,支持企业合理使用国际资金,有力支持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企业“走出去”迈出坚实步伐。完善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和服务,境外投资便利化水平明显提高,风险防控和安全保障不断加强。境外中资企业从2012年末近2.2万家增长到超过4.5万家,境外投资存量从2012年末0.5万亿美元增长到超过2.7万亿美元,促进了我国与东道国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