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体化科研圈,变“盐碱白”为“生态绿”
原标题:建立体化科研圈,变“盐碱白”为“生态绿”
◎本报记者 王延斌 通 讯 员 王 志 王晓华
我们将发挥好山东师范大学东营研究院这个实体创新平台的作用,坚持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更好地服务于黄河国家战略,助力黄河口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
冯继康 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几乎每周,山东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山师大)东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孔强都要从济南驱车到250公里之外的东营去上班。他一方面带领团队做好黄河三角洲(以下简称黄三角)湿地生态修复,另一方面为该校6个学院的数十支团队进行黄三角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工作牵线搭桥。从“天上观鸟”到“海下察鱼”,山师大的这些团队以黄三角为阵地,构建起海、陆、空立体化的科研圈,为黄三角生态保护提供科技支撑。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高校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项目评选结果的公示》,山师大申报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黄河三角洲盐生植物园建设”两个项目榜上有名。
40年科研接力,只为在盐碱地上种出更多绿
曾经,黄三角重度盐碱化的地方寸草不生。“远远望去,白花花一片。”这是山师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慧对盐碱地的最初印象。
外表形似高粱的藜麦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营养食品”。在盐碱地上种植藜麦,用水量仅为棉花的三分之一,但国际市场价格却通常为小麦的10倍左右。黄三角盐碱地成为张慧团队的新“战场”——他们将藜麦这种原产于南美洲高原地带的特产引入了黄三角盐碱地。
依托加速育种平台,结合现代育种手段,张慧团队最终培育了盐地藜麦新品系。当盐碱地上出现块状的藜麦田,“盐碱白”逐步被“生态绿”覆盖时,他们耗费数年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改善黄三角生态环境,张慧并不是一个人在奋斗。
广袤的黄三角,遍布其间的湿地含有令植物无法正常生长的含盐污水,这也是孔强教授的研究课题。
长时间研究之后,孔强团队发现以黄三角潮间带湿地沉积物为接种源,孕育出的嗜盐/耐盐微生物对人工湿地的含盐废水有神奇的去除效果。他将这一发现理论化,建立了滨海人工湿地理论与技术体系,并将之落地实现了产业化,现已被应用于10余项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中。
如何在盐碱地上种出植物、种出效益?这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课题,需要一代代科研人接力实现。自20世纪80年代起,来自山师大的赵可夫、姚敦义、李法曾教授等人就率先在国内开展了植物耐盐的相关研究,并成立了全国最早进行盐生植物研究的机构——山师大逆境植物研究所。
教授们一边跑盐碱滩,一边泡实验室。他们率先在国际上开展盐芥研究,在盐芥耐盐研究模式材料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他们在国际上首次发明了植物抗盐剂,被列为当时的农业部重点推广项目;在国内首次进行了盐生植物的资源调查、收集和分类研究,建成国内第一个盐生植物园;出版了国内第一本盐生植物专著——《中国盐生植物》……
到21世纪初,赵彦修、王宝山、张慧、樊守金等科研工作者接棒而行,众多国家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纷纷落地。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当前他们正在推进黄三角盐生植物园的建设。
扎根黄三角,打造更健康的黄河生态系统
“黄三角共有盐生植物29科62属89种。”山师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杨桂文向记者表示:“我们计划将黄三角盐生植物园打造成一个既有丰富科学内涵,又有优美园林景观的特色植物园和国际盐生植物科普教育基地,让更多人认识、了解、研究盐生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