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体化科研圈,变“盐碱白”为“生态绿”(2)
30多年致力于黄河流域生态健康研究的山师大教授韩美说:“我们脚步不停,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黄河生态系统更健康。”山师大校长曾庆良告诉记者,学校生命科学、地理环境、乡村振兴、黄河文化研究等多个创新团队都在黄三角落了户、扎了根。
黄三角拥有我国暖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被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除了对鸟类进行研究,山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刘腾腾及其团队,还对黄三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昆虫多样性进行了两次大型生态调查,由此发现了我国最大型的龙虱——中国真龙虱,并首次在黄三角发现了新物种——一种麦蛾科小蛾类昆虫。
山师大团队还将研究触角延伸到黄河流域的河、海等水域。自今年5月起,他们与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山东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共同启动了小清河全流域生物多样性调查。从源头到入海口,从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到底栖动物、鱼类,他们全面摸底,以期为该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最基础、最可靠的生物学指标和本底调查数据。
“我们将切实发挥好山师大东营研究院这个实体创新平台的作用,坚持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更好地服务于黄河国家战略,助力黄河口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山师大党委书记冯继康表示。
(责编:罗知之、陈键)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