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外贸晴雨表,感受开放活力
第133届广交会期间,几名来自哥伦比亚的采购商在广交会上了解中国汽配产品。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摄
4月23日,第133届广交会二期开幕。图为采购商和参展商在家居饰品展区洽谈。
新华社记者 邓 华摄
图为广交会新设置的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展区内,采购商在了解正在展示的飞行器产品。
新华社记者 邓 华摄
第133届广交会,主办方专门在客流量最大的展馆主通道区域设置了一批中国工业设计展位。图为境外采购商正在了解一家中国工业设计企业的厨房电器产品。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摄
万商相聚,前路可期。4月15日至5月5日,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广交会”)在广州举行。本届广交会全面恢复线下展,展览面积、参展企业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吸引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万采购商报名参会。
一声声热情的问候,一场场深入的交流,一轮轮精彩的谈判,一次次愉快的握手……连日来,珠江之畔的琶洲展馆内,来自五湖四海的客商们推新品、谈合作,抢抓广交会带来的巨大商机。
广交会历来被视作中国外贸晴雨表,这一盛况释放出贸易回暖的积极信号,展现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活力。
互利共赢吸引力持久
从中苏友好大厦,到流花路展馆,再到琶洲展馆,作为中国目前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广交会至今已经走过67载春秋。
素有“中国第一展”美誉的广交会为何能发挥外贸晴雨表作用?关键在朋友圈。
共赢的魅力穿越时间。马来西亚国际商务促进协会会长张创迪祖籍广东省揭西县,是一位出生在马来西亚的“华三代”。1978年,广交会主办方赴马来西亚招商,张创迪就参与了接待。最近30多年来,他几乎一次不落地参与了每一届广交会。作为一名“老广交”,本届广交会张创迪依然热情满满,组织了超过200人的参展商和采购商前来参会。
“我们带来了具有马来西亚特色的食品、农产品和装饰品,同时要采购中国的家电、五金工具、生活用品。大家各取所需,都有钱赚。”张创迪对本报记者说,从出入境手续到参展布展,多年来中国有关政府部门和广交会主办方都给予了马来西亚企业很大支持。“参与广交会、为中马两国企业创造互利共赢机会,对我有着格外特殊的意义。我会一如既往,力争参加每一届甚至每一期的广交会。”他说。
共赢的魅力跨越空间。墨西哥与中国相距超过1万公里,单程飞行时间超过24个小时。然而,这并没有阻挡墨西哥Coppel公司中国区采购经理珍妮弗·帕顿参加广交会的热情。刚到琶洲展馆,她就带着买手们奔赴各展位,搜索合适的采购标的。
“每年有两届广交会,Coppel公司在过去21年中一次都没缺席!”珍妮弗·帕顿说,之所以不远万里来到广州,就是因为中国商品在墨西哥消费者当中的口碑越来越好。“目前,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占到我们全部销售商品的一半以上。本届广交会,我们相中了电动自行车、耳机、音响、个护产品等一大批新品。更重要的是,我们又结识了一批新的中国供应商朋友,这有利于Coppel公司业务的进一步发展。”珍妮弗·帕顿说。
采购商热情奔赴,参展商也报之以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