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先导区建设进展如何 还需从哪些方面发力?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7-16 10:38:36
浏览

原标题:“聪明车”驶向智慧路——湖北襄阳建设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调查

  近年来,车联网快速发展,各地加快相关产业布局。今年4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明确支持湖北(襄阳)、浙江(德清)、广西(柳州)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至此,全国已有7地获批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作为传统汽车大市,湖北襄阳如何抓住机遇抢占车联网产业赛道?目前先导区建设进展如何?车联网产业应用推广还需从哪些方面发力?

  车联网产业是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有利于实现自动驾驶、发展智能交通、促进信息消费,成为国内外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必争之地。

  襄阳因车而兴,如今紧紧把握住新旧动能转换的风口,加快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推动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升级。

  锚定产业新赛道

  可根据车流量自适应调节放行时间的红绿灯正在“读秒”,1100台加装智能网联设备的公交车正穿行于城市各个路段,超300亿条车联网上行消息还在不断刷新……走进襄阳市车联网运营中心,一张全息路口实时显示大屏上展示着襄阳已经建成的覆盖234个交通路口、双向里程510公里、150平方公里的大规模城市级车联网应用环境。

  作为传统汽车大市,襄阳汽车工业产销规模长期以来占全市工业总量三分之一以上的份额,是襄阳的龙头产业。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襄阳锚定车联网这一新赛道。那么,襄阳如何在新赛道上塑造新优势?

  2018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鼓励支持各地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2020年5月,襄阳市的全国人大代表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关于支持襄阳市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的建议;2020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理回复明确支持襄阳市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从2020年襄阳正式启动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的创建工作,到2023年正式拿下正式牌照,这盘产业发展之棋,襄阳已经下了三年。

  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襄阳把“中心城区智能化改造交通路口”列入民生10件实事,建设车联网先导区,襄阳不仅有背水一战的勇气,更是下足了做则必成的真功夫。“不仅襄阳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不断建言献策,紧紧围绕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提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意见建议,助推襄阳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的批复。”襄阳市政协主席李诗说。

  襄阳市于2021年4月编制了湖北(襄阳)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创建方案,依托自身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提出襄阳市车联网先导区建设的一个定位、三大目标、四大应用场景:即以打造全国领先的车联网深度应用城市,实现中心城区车联网应用全覆盖,推动智慧交通城市建设为定位;以推动车联网规模化深度应用、打造规模发展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构建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测试体系为目标;围绕智慧物流、智慧交管、智慧出行、智慧公交深度落地一批车联网应用场景,引进培育集研发、生产、测试、体验、应用、配套于一体的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探索形成可持续、可推广的车联网运营模式。

  融合多领域多场景应用

  “建议时速保持在10公里,可以顺利通过红灯”……5月9日下午,襄阳市9路公交车行驶至人民路与汉江路路口时,司机张师傅根据提示匀速通过红灯,车后的尾屏实时显示道路前方红绿灯的信息,及时给后方车辆提示。截至目前,襄阳市公交集团已投入31台智能网联公交车开展运营,支撑打造9号智慧公交示范线。这条融合了RSU、摄像头、雷达等智能化设备的公交路线,覆盖了从城郊到闹市再到城郊的复杂路段,是襄阳实现中心城区车联网应用全覆盖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