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五号凤凰涅槃 背后的航天团队平均年龄仅33岁(2)
“笑着笑着就哭了”的主角,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15所的80后设计师孙振莲。很多看到这一画面的人都想追问:是什么让她的情绪发生如此大的波动,在火箭归零的908天里,这群年轻的航天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事后,有人问起孙振莲,她却不知道自己在网络上“火”了。任务结束后,她和团队第一时间赶往发射塔架,开始为2020年的发射任务做准备。
这个状态,就像是过去两年多里整个团队的缩影:连轴转,神经紧绷地连轴转——
28岁的王亮,是这个团队里“编程能力最强”的结构强度分析师,他开发了很多数据处理小程序,让整个设计团队不仅提高了数据分析效率,还让准确性有了质的飞跃。当然,这也让他一个又一个的周末和节假日“泡了汤”。
不满26岁的李晓,是试验队里最年轻的系统负责人。在进场后的一次操作中,他不慎将左手腕扭伤。每次现场工作,他还是带着测试工具,攀爬上15层塔架,观察自己负责设备的运行状态。
“我的工作很不起眼,只是整个系统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只有每个人都全力以赴做好自己,整个工程才能实现圆满!”李晓说。
长征五号研制团队的姚亚超至今还记得,2010年9月,他还沉浸在全国数控大赛获奖的喜悦中,就如愿加入了中国航天,成为火箭制造条线上的一名航天人,他也因此见证了长征五号从无到有的关键过程。
2011年,长征五号转入初样生产阶段,研制团队遇到了难题:火箭贮箱壁板面积达10多平方米,是当时现役贮箱壁板的两倍以上,但蒙皮厚度最薄处,却不到2毫米——焊接时很容易变形开裂,老师傅们犯了难。
姚亚超主动请缨,带领年轻的数控团队迎难而上,最终在国内首次攻克“双面铣切”加工难关。他告诉记者,“刚参加工作时,很多同学羡慕我,但真正开始之后,我才懂得什么叫‘在刀尖上走钢丝’。”
火箭在飞行过程中,一、二级分离是飞行成功一个极为重要的程序,而分离的关键,就在于安装在火箭上的导爆索。要把这一根长长的导爆索“服服帖帖”地穿进扁平管,并安装上一系列精密的部件,可不是简单轻松的事。
29岁的刘乐威,就负责这个环节。他告诉记者,包括他在内的青年航天人,需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去培养自己的“匠心”、锤炼自己的“匠艺”,毕竟,长征五号以及未来更多的运载火箭,都要通过他们的双手送上太空。
灵感的闪现就像阳光照进黑暗
作为蓝颖的组长,35岁的翁扬始终与她并肩战斗,他俩就像千里追凶的侦探组合一样,通过有限的蛛丝马迹,全力捕捉着隐藏现象背后存在的机理“元凶”。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个‘元凶’很顽皮地一次次隐身,甚至是消失。我们只能通过反复的试验和计算不断修正认识,并试图逐渐靠近真相。”翁扬告诉记者。
2019年6月,研制团队再一次完成发动机试车,然而改进方案依然没能得到验证。翁扬的头,当时一下子蒙了,“能想到的办法,似乎都想到了,那时,整个团队都笼罩在阴霾之下。”
灵感的闪现,会成为人们一筹莫展时的救命稻草,让人看到希望。“就像阳光照进黑暗”,翁扬说。
那一天,他的灵感来了。他立刻着手开展机理理论推导,从下午2点,一口气算到晚上10点,“一直在工位上奋笔疾书,完事竟然一点都不觉得累!”
最终,一份洋洋洒洒、长达几十页的全微分推导出炉了,这个结果被很多专家评价为“思路清晰”“推演缜密”,为长征五号故障“归零”提供了重要依据。
当长征五号最终矗立在自己面前,翁扬所在的团队觉得“一切都值了!”
34岁的刘秉第一次看到组装好的长征五号时,发现相机镜头从上往下扫过去,竟无法一次拍下这个20层楼高的大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