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政策最终敲定 禁野令下东北林蛙养殖业何去何从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4-08 14:56:57
浏览

  “禁野令”下,东北林蛙养殖业何去何从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黄孝光

  3月12日,民政部发布通告称,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违反“社会团体的分支机构不得再设立分支机构”的规定,对其做出警告的行政处罚,并裁令其撤销蛙类养殖专业委员会等9个三级机构。

  被撤销的蛙类养殖专业委员会,是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旗下二级机构保护繁育与利用委员会下属的分支机构,成立于2006年,原名蛙类专业委员会,2019年3月才更改为现名。  

  2月16日,蛙类养殖专业委员会在其微信公号上推出一篇题为《野生动物养殖是人类祖先的伟大创举》的文章,引起舆论的轩然大波。批判者认为,在疫情严峻之际文章鼓吹养殖、食用野生动物,这种做法不合时宜。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随后就此发文致歉,并表态撤销蛙类养殖专业委员会。

  “人养蝌蚪天养蛙”

  东北林蛙也叫“雪蛤”,生长在东北地区。每年冰雪时节,东北林蛙需要在水下冬眠100多天,它被视为集药用、滋补和美容于一体的名贵蛙种。过去50年来,东北林蛙养殖业发展迅猛,成为蛙类养殖行业的主力军。

  与很多生活在东北林区的人一样,黑龙江伊春人王宪斌很小就捕食东北林蛙。“我们祖辈都抓,当副食吃。”在王宪斌记忆里,上世纪70年代,一只东北林蛙可以卖5毛钱,在当时是不小的数字。那时候没有禁捕令,被疯狂捕捉的东北林蛙,到上世纪70年代末就已濒临灭绝。

  在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人们开始探索东北林蛙养殖。与公众熟知、可以圈养的牛蛙相比,东北林蛙养殖的难度很大。

  “东北林蛙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相当特殊。它在水下冬眠时用皮肤呼吸,如果没有活水供氧,会窒息而死。而它的皮肤保水功能弱,在湿度不够的环境下,也容易因为失水而死亡。”吉林市朝亮长白山林蛙养殖场老板张朝亮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东北林蛙对温度、湿度、食物、越冬条件等要求苛刻,人工难以完全模拟它需要的生存环境。

  此外,东北林蛙有春季上山到林中生活、秋季下山到水中越冬的习性,难以在完全封闭和人为干预的条件下成活。

  为此,从上世纪70年代,一些养殖户尝试利用天然林环境养殖东北林蛙,逐渐形成了人工管理与野生放养相结合的半人工养殖模式。养蛙人利用人造水池或天然水域孵化蛙卵、喂养蝌蚪;蝌蚪成蛙后,将其放归山林生长,待其秋季下山越冬时,再行捕捉回收。这种半人工养殖模式,被形象地概括为“人养蝌蚪天养蛙”。

  但即便是半人工养殖,东北林蛙对养殖环境的要求也很苛刻。养蛙人需要承包植被条件好、水源充足的天然栖息地,利用自然的沟系来进行养殖。

  东北林蛙养殖的真正普及,始于上世纪90年代。以吉林省和龙市为例,该市1991年在林区开始人工养殖东北林蛙,养殖数量为6万只。1997年,养殖在全市形成规模,年回捕东北林蛙数增至100万~120万只。

  “那时候一方面经济发展落后,林业工人收入很低,另一方面对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视程度也不够。东北林蛙的养殖,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哈尔滨的一名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说。

  1998年起,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禁伐天然林的同时,鼓励林场下岗职工依托林业资源再就业。在东北三省,东北林蛙养殖作为替代性的林下经济之一,得以广泛推广。

  正是在1998年,王宪斌在林业部门鼓励下,从一名林场工人转型为养蛙人。“大伙儿见干这行能赚钱,养的人也越来越多。”王宪斌承包了2000公顷的林地,头三年免费,三年后需要向林业部门交纳每年每公顷2元的林地有偿使用费。如今,这一费用在当地涨到每年每公顷3.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