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结业证激发的流离人生:大学生失踪16年后回家(4)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6-10 09:28:42
浏览

  那些比普通流浪者拥有更高学历的大学生流浪者,大多在离家的初期对自己抱有很高的期待值,为自己预设了更高的目标,当屡次遭遇不顺,便无法面对家人。

  于是,像廖银超一样,他们大多选择一边流浪、一边打零工果腹的生存状态。那些逃避现实的状态,在张世伟看来是一种内心自私的行为。

  在被志愿者找到,并成功送回家的流浪者中,有不到2%的人会跑出来再次成为流浪者。但更多的人会重新开始新人生。张世伟说,他们曾救助过一位身陷传销15年的大学生,在街头露宿被救助回家后,重新学习网络找到了月薪14000元的工作。

  家族阴影:妹妹从未走出过老家

  从邮亭镇上的一条小巷右拐,就能找到通往元通村的路。

  村里年轻人不多,大多剩下老人和小孩在家。条件好一点的人家,跑到街上去买了明亮宽敞的商品房,条件差一点,也都在村里翻新了老房,贴上亮白的瓷砖。

  廖家的老宅紧挨着一片竹林,这栋有着30年历史的二层砖房,几乎是村里最破旧的。

  外面下雨,家里便漏雨。二楼屋顶的瓦片参差耷拉着,蓝白条的塑料布被压在瓦片下兜水;每个房间的墙壁都发霉破损,露出粗糙的砖体;家里杂物凌乱,几乎找不到一件完好像样的家具。全家最显朝气的是堂屋墙上妹妹一家的春节合影,以及孩子们满墙的奖状。

一张结业证激发的流离人生:大学生失踪16年后回家

  村里条件好一点的家庭大多在城里买了房,只有廖家的二层砖房还维持着30年前的模样。新京报记者杜雯雯 摄

  廖家老父母年迈,每月收入都来自低保。家里唯一的男性青壮年是廖银超的妹夫,在工地上帮人开车拉材料赚些家用。

  家里经济窘困,但妹妹还是花费千元专门给哥哥添置了一张淡黄色的新床,那是家里唯一完整的家具,廖银超蓝色的衬衣、黑色的裤子通通是新买的。母亲还特意买了鸡和鸭,50元一只,散养在家里,养肥了给儿子补身体。

  过去,妹妹只需照顾父母和孩子,如今担子更重了。廖银超的状态并不算太好,即便坐着也不能太久,大部分时间需要卧床休息,连洗脸洗脚都需妹妹上手帮衬。

  廖银超话少,家人与他相处便也小心翼翼。回家至今的40来天,大家达成了共识,只做关怀的举动,不敢深入多问,生怕失了分寸刺激他再跑掉。

一张结业证激发的流离人生:大学生失踪16年后回家

  廖银超的床,是妹妹花了千余元买回来的,也是家中为数不多的完好家具。新京报记者杜雯雯 摄

  廖银超还在家的那些年,廖家的生活并不算难过。那时,全村人的生计大多依托附近的五金市场,家家户户都做不锈钢刀这一行。

  在当时的元通村,廖银超是唯一的大学生,还是学医,算得上是全家人的希望和骄傲。家里人曾畅想过廖银超毕业后的生活规划,回到镇上开个小诊所,能养家就行。

  为了给儿子读大专攒学费和生活费,廖银超的父亲成了村里数一数二能吃苦的人,通宵不休息是常事。一把刀的卖价是2块5,刨去成本能赚一半,一家人一天能做几十把,钱实在凑不够还曾借债。

  但廖银超的突然失踪,让这个家庭不断向下。

  堂妹廖英清楚记得,堂哥失踪后的一年春节,寒冬腊月的天气,廖父在自家田里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