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在红土地上的赤诚(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6-18 16:16:46
浏览

镌刻在红土地上的赤诚(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1934年10月17日,中央苏区、中央军委机关及其直属部队和一、三、五、八、九军团共8.6万余人,踏上战略转移的征途。图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
  本报记者 郑少忠 温 腾摄影报道

 

镌刻在红土地上的赤诚(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江西省于都县长征源合唱团是由160余名红军后代、歌唱爱好者组成的业余团队。图为合唱团在义演。
  本报记者 夏康健 朱 磊摄影报道

 

镌刻在红土地上的赤诚(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6月12日,记者在江西于都县罗坳镇孟口村孟口长征渡口,冒雨采访中央红军第八军团集结渡河的故事。
  人民网记者 秦海峰 艾 鑫摄影报道

 

镌刻在红土地上的赤诚(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镌刻在红土地上的赤诚(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由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提供

 

  6月10日,江西赣州于都县于都河畔,灯火通明,车来车往。在县文化艺术中心,一首《告别》,拉开一场大型演出的序幕,不时爆出雷鸣般掌声。

  盛大精彩的演出,是为了纪念85年前的一场远征。1934年10月17日晚,就在于都河畔,8.6万余中央红军汇聚,准备渡河,人潮如涌,但井然有序,分外安静。

  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连日来,在江西赣南的瑞金、于都、宁都、兴国等地,我们冒雨前行,踏着泥泞小路瞻仰先烈,涉过湿滑木桥探访烈士遗属,心中的感动和震撼前所未有。

  用热血浇筑信仰,锻造长征铁军

  1933年9月,国民党向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在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讲解员给我们讲解那张中央革命根据地日趋缩小的示意图:由于政治军事上的双重失误,苏区蒙受重大损失,战略转移成为最后选择。

  1934年10月17日至20日傍晚,中央苏区、中央军委机关及其直属部队和一、三、五、八、九军团共8.6万余人,从8个渡口渡过于都河,踏上漫漫征程。为躲避敌机侦察,军民们每天下午架桥,次日凌晨拆除,5个渡口的浮桥反复拆搭达15次之多。

  战略转移去往哪里?怎么走?路在何方?不论是指战员还是群众,都选择了坚定不移跟党走。

  “跟着走。”当时仍然被左倾路线排挤,被留党察看的邓小平没有犹豫。

  “打敌人去。”红四团团长耿飚,面对战士们的疑惑,回答干脆利落。

  然而迈过于都河的每一步,都面临着枪林弹雨、浴血牺牲。

  1934年10月21日,中央红军长征第一仗在江西省信丰县百石村打响,时任红四师师长洪超激战中被敌人流弹击中头部,倒在前线。高山绿荫的庇护下,我们在百石村的一座小山坡上,瞻仰洪超之墓,这也是长征路上的第一座红军墓碑。离此不到30公里处,有一座无名烈士碑,纪念200多名无名红军指战员。他们在长征途中留下来养伤,在一个雨夜被敌人杀害。

  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转战地域超过半个中国;翻越20多座高山,其中5座常年积雪;渡过30多条河流,包括汹涌险峻的峡谷大江;走过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广袤湿地……中央红军这支出征队伍,抵达延安时减员到仅7000余人。

  留下来坚持游击战争的队伍,面对严酷的高压态势,九死一生,绝大部分人倒在了这片红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