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动力赓续传承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
犹记得,60多年前一群群热血青年从四面八方来到“八百里无人烟”的茫茫戈壁滩时的那句口号——“走,到柴达木去”;犹记得,万余名科技人员“在那遥远的地方”——青海湖北岸金银滩草原,开展艰苦卓绝的大会战,孕育诞生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犹记得,可可西里“环保卫士”索南达杰为保护那片神圣的土地,献出宝贵的生命之后,那些继续用信念担当、用生命坚守、用血肉之躯护卫的身影……
可以告慰先辈的是,英雄永不寂寞,奋斗者从不孤独!如今,一批批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苦干实干、攻坚克难,在高原大地谱写着一曲曲新时代的奋进者之歌。
英雄岭上出英雄
本报记者 姜 峰
青海,地处中国西北角。茫崖,地处青海西北角。
这里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三山交汇之处,也是柴达木盆地的最深处,俯仰越千年,万里无人烟。
64年前,柴达木盆地有史以来的第一口探井,获得工业油流。柴达木从此多了个名字——聚宝盆。
平均含氧量只有内地的七成,开水温度只有82摄氏度,昼夜温差高达20摄氏度——在这个全世界平均海拔最高、自然条件艰苦的油气生产基地,中石油青海油田人用64年守望地火、前赴后继。
新中国成立之初,第一批地质勘探者,在依沙阿吉老人指引下,骑着骆驼冒死挺进柴达木。机关率先带头,钻井、水电、机修、医院等十几个单位从西宁毅然迁往茫崖,在戈壁荒滩建起首座“帐篷城”。
曾经传唱全国、铭刻一代人青春与记忆的《我为祖国献石油》,歌词“昆仑山下送晚霞”就取材于这里。60多年来,先后因公和因病去世的400多位油田职工和家属,永远长眠于当金山下。
无怪乎,花土沟背后的这座山岭,被人们称为“英雄岭”。
如今,英雄的后人继承了老一代石油人的精神,开创着新一代石油人的未来。
走进英雄岭上狮子沟采油作业区的活动板房,年轻的技术员任磊正在值班。“爷爷是测井工,爸爸是修理工”,这位“油三代”考上大学,毕业后又回到油田成为技术人员。
从柴达木“铁人”肖缠岐,到“感动中国”人物秦文贵,再到今天的油井工匠史昆,英雄岭上的英雄们荣誉等身。以“工匠”之名命名的“史昆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获得诸多专利创新成果,累计创造效益上百万元。
从“铁人”到“工匠”,中石油青海油田人的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绿染荒山长精神
本报记者 王 梅
雨后西宁,南北两山碧绿通透。
30年前的南北山却是另外一个模样——“下雨泥石落西宁,风吹沙飞无鸟影。”
南北山坡陡沟深,在这里种树,西宁人想过也试过,可是太阳一晒地面就板结,树苗种一批死一批,堪称“绿化禁区”。
1989年,南北山绿化工程正式启动,青海省财政收入当时只有6亿元,却硬是挤出1350万元用于两山绿化。随后,青海省西宁南北山绿化指挥部正式成立,全面负责绿化工程,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一竿子插到底”。
绿油油的南北山上,那些几十年如一日在山上种树的人们,与南北山的绿树一同长成了一种精神。
1992年,退休后的青海省副省长尕布龙担任了绿化指挥部副指挥长,上山种树。66岁的尕布龙和民工们一起修路、育苗、栽树,一身布衣,满身泥土,直到病重再也不能上山为止。
“老魏”魏民劳退休后在山上一呆就是15年,春天种树,夏天防洪,秋天管护,冬天防火。
还有王元忠,他的父亲在山上种树种了19年,后来年纪大干不动了,回了老家湟中。王元忠带着妻子上山,接替父亲继续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