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2)
1982年,台州出现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后,“无街不市,无巷不贩,无户不商”成为台州经济发展的写照。目前,台州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95%以上。遍布城乡的小微企业,带动民间资本迅速积累的同时,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经商30年的赵通明回忆道:“以前我们小企业想贷点款,太难了。要跑好多趟不说,因为缺少抵押的东西,很难贷到款。”
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短、小、频、急”的特点,台州市金融机构近年来开发出相应的金融产品,助力小微企业融资。
小微企业融资难,原因之一是担保难。如今,路桥农商银行探索扩大小微企业的抵质押物品范围后,不用实物抵押,专利权、版权、商标权、排污权等无形资产均可申请抵押贷款。
小微企业贷款审批繁琐,也让不少企业头疼。以前,企业贷款要填写授信模板,但模板中许多资料小微企业却无法提供全。怎么办?在椒江区,农商行和当地法院、科技局合作,获得企业更多信息。同时,银行工作人员会主动走访调查,了解企业运转情况后迅速放贷。
小微企业贷款能否更便捷?针对500万元以下贷款,路桥农商银行降低信贷门槛,将授信和签约工作前置,推行“一次上门授信、三年循环使用、线上秒借秒还”业务。
实施“以税换信,以信换贷”,破解小微贷款担保难;实施“整村整企授信、批量签约”工程,小微企业贷款更方便……目前,台州市44家金融机构,专供小微企业的融资产品多达330多项。截至2019年一季度,台州小微企业、制造业贷款分别为3211亿元、2132亿元,同比增长14%和9%。
民营经济发展快
本报记者 方 敏
8月,漫步温州乐清柳市镇,空气中都有淡淡的海风味道。似是大海给予了柳市人敢闯敢拼的劲头,这个占地92平方公里的小镇,仅经营电器的企业就超过8700家。如今,柳市镇以国内最大的电器产销基地闻名业内。
70年前,柳市镇以务农为业,但人均不足5分地。发展工业?但这里缺油少煤,没有原料。柳市镇的老人郑祥青回忆至此,忍不住摇头:“那时候的柳市人,都远走他乡,做泥瓦匠、木匠、鞋匠……”
因为穷困,只要有一丝机会,柳市人都舍不得让它溜走。上世纪70年代末,机会来了——“嗅到”市场氛围稍有放开,柳市镇立刻涌现出一批个体经商户。郑祥青就是其中之一。凭着一股韧劲,他把电机线圈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照他的话说:“一年就赚成一个万元户!”
19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柳市,镇上渐渐冒出了上万家电器产品加工厂。与此同时,一些厂家却用假冒伪劣产品鱼目混珠,影响极坏。随后,柳市镇痛定思痛,毅然关闭数千家门店、执法立案上百起,狠刹假冒伪劣之风。
步入新世纪,柳市电器坚持质量为先,愈做愈大。在浙江“八八战略”指引下,柳市更是找准了发展的方向,坚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随后,柳市镇的正泰、德力西、华仪等企业纷纷跻身中国企业500强。
企业稳步前行,政府如何找准定位?当“父母官”,还是当“店小二”?“当好‘店小二’!”温州各级党委政府思路明确。近年来,乐清扎实落实1162项“最多跑一次”事项,并向镇村延伸。在柳市镇,通过商事制度改革,28个行业50多个证照“证照联办”……
2018年,柳市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3.5亿元,增长9.5%,位列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第十四名。
外贸生意机遇多
方 敏 蒋守洋
商人张吉英在义乌做雨伞生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的父亲一直走街串巷给人修伞、卖伞,类似“鸡毛换糖”的小本生意,做了十几年。直到1978年后,各地的市场逐步放开,父亲又做起了雨伞配件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