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敦煌,感受千年丝路的开放包容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9-02 13:42:58
浏览

原标题:在敦煌,感受千年丝路的开放包容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本报敦煌8月31日电 敦煌这座城,随手捧起一把沙,就是一个故事,随手翻开一页书,就是一段历史。

8月31日,第四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第九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在甘肃省敦煌市落下帷幕,众多中外专家学者聚集于此,他们共同讲述着敦煌的历史,聆听着丝绸之路上的文明往事。

敦煌,从2100多年前走来

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自此,“敦煌”这个地名,也被写入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叙事之中。

在去往敦煌莫高窟的必经之路上,有一片形状奇异的蓝色晶体,在沙漠戈壁的衬托之下恍若幻境,这就是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的专属剧场。这座寓意为“沙漠中的一滴水”的剧院,已经迎接了来自国内外138万多位游客,进入剧场,行走在舞台之间,张骞、张议潮、唐玄宗、王圆箓……一个个和敦煌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历史人物逐个登场,观众在行走中观演,短短1个小时,仿佛已经游历数千年。

敦煌的魅力,在于古今时空的完美交融。

在第二届敦煌国际设计周获奖作品展上,记者见到了由成都大学苟玉琴设计的一套名为“飞灵”的服装。飞天飘逸的丝带、颇具特色的璎珞流苏以及土红、石青等颜色的结合,苟玉琴将敦煌壁画的元素融入作品之中,展现出朦胧飘逸的风格。

据了解,此次设计周以“设计服务丝路·创意品质生活”为主题,设立了“敦煌奖”,自今年3月发布公告以来,吸引了国内26个省(市)、国内外390所艺术院校报名参赛。在征稿期间收到的2万余件作品中,除了服饰类,还有创意空间类、文化创意类及数字影像类。如今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的展厅里,5000多件文创作品正在展出。

从2100多年前的“凿空”,到如今充满敦煌元素的现代设计作品的“出世”,敦煌这座城,连接了古今,上演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丝路,连接文明的五彩飘带

公元848年,敦煌人张议潮率军民起义,收复沙、瓜二州。之后,派人马到长安告捷,丝绸之路重新畅通。

历史上,由于战乱,丝绸之路曾数度沉寂,又数度重归繁盛。

大量的中国物品经此涌出,大量的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物品经此涌入。往来的商旅和使团,不仅带来了丰富的物资,无形之中也将东西方文明连接起来。从此,丝绸之路演变成一条自觉的文化交流之路,时至今日,仍是如此。

走进“一眼看世界”——丝绸之路历代珍藏钱币展,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记者仿佛重回商旅兴旺的古代丝绸之路。“这些钱币是见证丝绸之路全部进程和文明细节的重要遗存,其中包括以古希腊罗马钱币为代表的地中海钱币文化、以印度钱币为代表的南亚次大陆钱币文化、以7世纪后阿拉伯波斯地区钱币为代表的伊斯兰钱币文化等。”

在此次文博会的丝路文化艺术精品展上,观众除了能看到丝绸之路历代珍藏钱币展,还能参观“到世界找敦煌”——敦煌流散海外文物复制展、“锦瑟万里 虹贯东西”——16世纪至20世纪初中外“丝绸之路”历史档案文献展等众多精美展览。

光彩照人的丝绸之路,像一条神奇的带子,将不同文明紧紧地连接在一起。

文明,因交流互鉴而熠熠生辉

公元366年,僧人乐尊途经莫高,在岩壁上砸下第一个洞窟。

1915年,斯坦因取道喀什走出中国,数十头骆驼满载着百余箱中国古物,慢慢走出我们的视野,其中就有来自敦煌的文物。

季羡林先生曾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属于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