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索光耀中华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9-10 21:10:12
浏览

科学探索光耀中华

 

  安装在国家超级计算机无锡中心的“神威·太湖之光”。
  新华社发

 

科学探索光耀中华

 

  技术人员在研发芯片。
  新华社发

 

科学探索光耀中华

 

  克隆猴“中中”和“华华”。
  新华社发

 

科学探索光耀中华

 

  位于东莞大朗的中国散裂中子源航拍图。
  人民视觉

 

科学探索光耀中华

 

  航拍上海巨型“鹦鹉螺”——上海光源。
  人民视觉

 

科学探索光耀中华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的郭守敬天文望远镜。
  人民视觉

 

  从“两弹一星”到月球探测

  逐梦太空刷新中国高度

  本报记者  冯  华  扎  西

  醒了!8月25日8时10分和24日8时42分,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再次通过月夜低温考验,自主唤醒,进入登陆月球背面之后的第九月昼。

  今年1月3日10时26分,在距离地球40万公里之遥的月球背面,嫦娥四号成功落月,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实现月背软着陆、首次实现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篇章。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航天事业从科学技术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的“一穷二白”起步,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创造出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孕育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一次次飞天探索,不断刷新着中国高度。从1970年我国发射首颗人造地球卫星,到神舟五号飞船首次将杨利伟送入太空,从首次太空行走到首次交会对接、首次太空加油,从嫦娥“四姐妹”的奔月征程,到更远更深的火星之旅……我国在建设航天强国的征程上步履铿锵,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等方面多点开花、硕果累累。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今年,我国还将实施高分七号、北斗导航、天琴一号等一系列发射任务。星河浩渺,属于中国航天的印记将越来越多。

  

  从“深海进入”到“深海探测开发”

  海洋科考彰显中国深度

  本报记者  刘诗瑶  王  沛

  日前,“大洋一号”科考船从青岛出发,执行中国大洋56航次科考任务。本航次使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海龙三号”遥控无人潜水器和“翼龙”号水下滑翔机等先进设备,科考成果令人期待。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海洋科技实力持续提升,实现了从“深海进入”到“深海探测开发”的跨越,极地科考事业实现了由弱到强的历史性转变。

  “探海利器”创造“中国深度”。20世纪50年代中前期,我国海洋调查事业起步。近年来,通过持续加大海洋科考基础能力建设,“向阳红01”“大洋号”“雪龙2号”等先进科考船陆续面世,形成了“多个海域、多种资源、多船作业”的海上调查格局;成功研制全世界下潜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以“蛟龙”“海龙”“潜龙”为代表的“龙家族”翱翔海底,有力支撑海底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