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中国——70年中国面貌变迁述评之一
原标题:奇迹中国——70年中国面貌变迁述评之一
编者按: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家和人民面貌发生深刻改变。新华社于9月9日起播发“中国面貌”系列述评,反映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民生改善、民主法治、生态环保、开放合作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变迁,展现辉煌成就,揭示宝贵经验,彰显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昭示中华民族阔步迈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今天推出第一篇《奇迹中国——70年中国面貌变迁述评之一》。
车辆行驶在南京长江大桥上(2018年12月29日无人机拍摄)。2018年12月29日,历经26个月封闭维修的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恢复通车。新华社记者李博摄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题:奇迹中国——70年中国面貌变迁述评之一
新华社记者安蓓、陈炜伟、何欣荣
8月27日拍摄的检修期间的“中国天眼”。截至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已发现132颗优质的脉冲星候选体,其中有93颗已被确认为新发现的脉冲星。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70年,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分量有多重?
一个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一个国家,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深刻演变;
14亿人民,在摆脱贫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征程上奋发前进。
70年波澜壮阔,古老的东方大国焕发出朝气蓬勃的全新面貌,正在书写新的奇迹篇章。
从传统步入现代,中国创造发展奇迹
一座桥,承载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联通南北的梦想。
清末民初,铁路在南京被长江阻隔。内忧外患、政权更迭的中国,始终未能跨越天堑。
1968年,经过10年设计论证、艰苦奋战,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南京长江大桥正式通车,京沪大动脉自此打通。
奇迹在发展中不断书写。2011年,南京长江大桥上游,高速铁路桥大胜关长江大桥开通运营。6年后,“复兴号”高铁从这里经过,北京到上海的单程时间压缩到4.5小时。
千里京沪,从此一日往返!
一座桥,也见证着一个家庭越过越好的日子。
1985年,罗俭参加工作,负责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养护。他的父亲曾参加大桥建设,如今,他的儿子也进入南京桥工段,成为一名线路工。
“结婚、生子、买房、买车……我养护大桥一辈子,大桥也见证了我们一家生活的变化。”罗俭说。
家国相依,缔造奇迹。
29岁的李国祥眼下最大的目标是在省城买套房。他是昆明一家汽修厂的技术骨干,社保齐全,小两口已在城里扎了根。
“新市民”李国祥来自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金源村。过去70年,像他这样离开农村定居城市的人,数以亿计,汇聚成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历程。
这是一组印证人类史上伟大奇迹的数据: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10.6%。到2018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6%。如今,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正在推进,昔日“乡村中国”快速迈向“城镇中国”。
70年,两万多天,见证一个国家的史诗级巨变。
经济总量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600多亿元到2018年突破90万亿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跃居世界经济增长第一大引擎;
“两弹一星”、杂交水稻、载人航天、深海探测、C919大飞机、天眼望远镜等重大科技成果振奋人心,中国奋勇踏上新科技革命的列车;
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从瓶颈制约成为优势支撑,高速铁路里程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0%以上,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引领潮流……
70年来,中国面貌发生根本改变,向世界展示中国道路的强大魅力。
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中国书写民生奇迹
陕西延安安塞区镰刀湾镇罗居村的赵洋洋在喂养梅花鹿(4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革命老区延安。
“80后”青年赵洋洋在鹿舍里忙碌,身旁的梅花鹿膘肥体健。刚刚摘下贫困帽的年轻人雄心勃勃,计划用互联网把鹿茸产品卖出大山。
今年5月,革命圣地延安整体告别绝对贫困,226万老区人民开启奔向全面小康的新生活。
陕西延安洛川县境内的包茂高速公路盘道(5月5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1978年以来,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贫困发生率从97.5%下降至2018年末的1.7%,对全球减贫贡献超过70%,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从贫困到温饱、从温饱到小康,这片土地上人民面貌发生的深刻改变,令人感叹。
延安往北,是地处毛乌素沙漠的陕西省榆林市。这里曾被无尽的风沙困扰。70年过去,数百万亩流动沙地披上绿装,塞上风景已换新颜。
1985年,已年过花甲的郭成旺承包了村子周边的沙地种树。“当时我就想种上树,挡住风沙,再给村里人弄点柴烧。”
郭成旺年纪大了,他的儿子、孙子、曾孙一代代接力种树,硬是将4.5万亩黄沙地变成了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