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70年中国面貌变迁述评之八(2)
与此同时,我们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空气变得污浊,酸雨侵扰,雾霾来袭;河水从“淘米洗菜”变成“鱼虾绝代”;生态系统也不时敲响警钟。
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几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艰辛探索。
时间是最客观的书写者,她忠实地记录着奋进者的步伐。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将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90年代制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2013年,对中国环境保护事业来说,值得永远铭记。
PM2.5,这种还不到头发丝粗细二十分之一的细颗粒物,在这一年成为全中国最关注的环境和健康问题。新年刚过,多地空气质量数据纷纷爆表。中国东部平均雾霾天数创下新中国成立以来之最。
2013年,“大气十条”——《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大规模开展PM2.5治理的发展中国家。
2015年,“水十条”——《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
2016年,“土十条”——《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
要蓝天、要碧水、要净土,中国以决战姿态向生态环境问题全面宣战。
《中国空气质量改善报告(2013-2018年)》显示,2018年全国GDP相比2013年增长39%,能源消费量和民用汽车保有量分别增长11%和83%,但多项大气污染物浓度实现大幅下降,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改善。
一增一减的背后,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速推进,环境法治日益完善严格,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色”越来越绿。
美丽中国,是中国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贡献
赛罕坝上闹大风,沙尘暴吓跑了即将嫁到这里的新娘子,姑娘悔婚了。
这是电视剧《最美的青春》里的一个情节,讲的就是塞罕坝造林人的故事。
几十年的绿色接力,从一棵树,到一片“海”。如今的塞罕坝,已从沙海变成绿海,成为一片生态乐土,风沙成为尘封的历史。
2017年,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布的卫星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7年,全球绿化面积增加5%,仅中国的植被增加量,就占全球增量的25%以上,位居世界首位。塞罕坝正是中国为全球“增绿”的代表。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建设美丽中国,近14亿人口大国走上绿色发展之路,是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贡献。
很多改变就悄然发生在我们身边:城区里的公交车不再突突冒黑烟,变身新能源电车;绿色低碳出行的共享单车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随手拿起手机扫一扫,每个人都可以是低碳行动者。应对气候变化,中国迈出坚实有力的步伐。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约46%,提前完成对外承诺的到2020年碳强度下降40%至45%的目标。
中国人民建设美丽家园的努力,吸引着世界目光,赢得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可。“三北”防护林工程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立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常德、常熟、东营、哈尔滨、海口、银川等6个城市被评为首批“国际湿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