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奋斗历程展现辉煌成就(逐梦70年)
创新报国 执着前行
白春礼
7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几代科学院人不懈努力、顽强拼搏,始终以“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为己任,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安全等诸多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党、国家、人民可以依靠和信赖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70年峥嵘岁月,中国科学院产出了一大批创新报国的科研成果,涌现出一大批创新报国的先进代表和典型事迹,几代中国科学院人共同谱写了创新报国的华彩乐章。
“创新报国”是中国科学院的优良传统。无论是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抑或1988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还是2017年构建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络,中国科学院人创新报国矢志不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核心位置,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中国科学院发扬创新报国的优良传统,不辱使命,再立新功,从“中国天眼”、散裂中子源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到“悟空”号暗物质探测器、“墨子”号量子实验卫星、“慧眼”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等系列科学实验卫星,再到铁基高温超导、多光子纠缠、中微子振荡新模式、水稻分子育种等基础前沿重大创新成果,都充分体现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担当和实力水平。
“创新报国”是中国科学院人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无论是扎根边疆、献身植物科学研究的蔡希陶先生,坚持实地调研、重视一手资料的地理学家周立三院士,还是时代楷模“天眼”巨匠南仁东先生、药理学家王逸平先生,他们都用毕生科学实践诠释了求实、创新、奉献、爱国的科学精神。以南仁东先生为例,为了给“天眼”选址,他跋山涉水,在贵州的深山里奔波了12年;身为项目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他淡泊名利,长期默默无闻工作在一线。我们要珍惜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弘扬他们在科研工作中体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和专业精神,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推动创新文化建设,增强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创新报国”是中国科学院科学文化的核心理念。科学文化是影响创造性科研活动最深刻的因素,是科学家创造力最持久的内在源泉。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要求科学家具有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严谨认真、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无私忘我、甘于奉献的崇高人格,不辱使命、至诚报国的伟大情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竺可桢、吴有训等一批饱经战火洗礼的爱国科学家毅然选择留在新中国;赵忠尧、钱学森、郭永怀等一批优秀科学家纷纷放弃海外优厚的生活条件,克服重重阻挠回到祖国。在当时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以高度的爱国热忱投身于新中国的科技事业,积极参与新组建的中国科学院的建设,研制“两弹一星”,制定“十二年科技规划”等,使新中国许多空白领域得到填补,新兴学科得到发展。中国科学院70年的奋斗历程,始终依靠的就是这种文化和精神,我们必须珍视和弘扬。
“创新报国”对新时期我国科学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科学文化本质上是一套行为准则、社会规范和价值体系,包含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等方面。一方面,“创新报国”已经内化为我国科学文化的一部分。“服务国家、造福人民”不但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也是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另一方面,科技工作者在具体的创新活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丰富科学文化的内涵。他们所取得的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创新成果,帮助我们进一步坚定了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为科学文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