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什么被写入联合国决议?(3)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10-13 00:08:22
浏览

习近平主席在日内瓦演讲中指出:“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不是对外军事扩张和殖民掠夺,而是人民勤劳、维护和平。”“无论中国发展到哪一步,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这一点。”

2017年,习近平主席发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演讲两个月后,瑞士《新苏黎世报》刊登了对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的专访。福山承认,历史推迟了终结,我们走错了方向。

1989年,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一书中提出,历史将终结于西方自由民主制,而自由民主制下的布尔乔亚(注:资产阶级)将是“最后的人”。而他的老师塞缪尔·亨廷顿认为,世界七大文明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文明的冲突将是未来对和平最大的威胁。

历史并没有在西方政治思想的“尽善尽美”中终结。“文明冲突论”似乎成了某种自我实现的“不祥预言”。伊朗驻华使馆文化参赞阿巴斯阿里·瓦法伊认为,当今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出现的混乱状态完全拜这一观点所赐。“值得称颂的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他对人民网记者表示,相对于单边主义、唯我独尊,人类命运共同体更适应于我们的时代。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人类命运共同体以胸怀宽广的东方智慧,超越了当代西方推崇权力政治、丛林法则的理论体系,是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进一步弘扬。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重要创新。”俄罗斯地缘政治研究所教授奥特尔认为,中国古代哲学中有许多体现包容、和谐精神的思想,这种传统智慧在当今世界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它打破了旧有的意识形态界限,为世界未来提供了崭新视角。

一条可行路径

中国实践深入人心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

70年来,中国维护世界和平,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超30%;中国实现7亿多人口脱贫,为世界人权事业作出重大贡献;中国保护绿水青山,近20年中国新增植被面积占全球25%……

“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愿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中国一直在孜孜前行。

和平与安全是发展的基石。中国为完善化解纷争的机制和手段,消弭战乱和冲突做出榜样。2014年5月,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首次正式提出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受到普遍认同。

2018年,“确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理念”被写入青岛宣言,成为上海合作组织8国最重要的政治共识和努力目标。多年来,上合组织成为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的制度保障,也成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平台。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对人民网表示,中国外交立场鲜明,保卫世界和平,维护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利益。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与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在解决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什么被写入联合国决议?

2017年1月11日,在肯尼亚蒙巴萨,当地民众在中国承制的蒙内铁路首批内燃机车旁载歌载舞。新华社记者孙瑞博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