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道防线,守住!(来自疫情防控一线的报道)(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2-05 14:10:26
浏览

  “截至2月1日晚10点,共排查登记3例确诊人员,35例发热人员。”田霖翻开登记册,每一个登记在册的居民都按照发热症状的程度,标上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一目了然。

  田霖介绍,红色代表最严重,白色代表已经没有发热症状。根据居民的不同身体状况,社区会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比如家庭周边的隔离范围、楼道里的消毒频率、跟踪关注身体状况的密切程度等。”

  社区老年人多,防范意识较弱,为加强宣传,田霖带着网格员,走街串巷小喇叭、社区广播大喇叭、社区消防车改造的流动喇叭一起上。为应对突发情况,田霖带着社区干部24小时轮班值守,随时接听电话,应对突发情况。

  田霖一天要接上百通居民打来的求助电话。有的需要代买口罩,有的着急打听疫情,还有一些因为焦虑恐慌打来的。

  社区里有一位60多岁的婆婆,与儿子相依为命,儿子被确诊患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田霖成了老婆婆的倾诉对象,常常电话一打就是半个多小时。“不管群众提什么要求,只要我们能做的,就尽力去做,让社区居民感到安心,让患者和家属感到温暖。”田霖说。

  第一道防线不容有失,社区干部必须冲上一线。每天一早,武汉市武昌区紫阳街梅隐寺社区党总支书记陈睿都会带领社区几名网格员,逐户上门宣讲防疫知识,手把手教一些老年居民如何戴口罩。

  “我也知道危险,但如果不这么做,始终不放心。”陈睿说,前几天居委会组织志愿者,配合环卫工人对小区的卫生死角作了彻底清理。1月25日开始,社区每日在公共区域喷洒消毒液。

  在武汉,陆续有一些社区干部因为过度劳累病倒,下沉到社区的帮扶干部、民警和环卫工人等成了社区工作的补充力量。

  “阻止医护人员将你母亲转送到发热门诊,你这样做涉嫌违法。”1月27日晚,东湖高新区一名女子与医护人员吵了起来,社区工作者不在场,正在巡逻的九峰街派出所副所长曹奕立即上前制止。问明情况后,曹奕对家属做了普法宣传,并想办法打消患者顾虑。

  记者在多个社区入口发现,戴着“红色物业”或者志愿者袖章的工作人员拿着红外线体温枪,为每一个进入社区的人测量体温,一旦发现发热病人,立即送去医疗卫生中心作进一步检查。

  送药送菜上门:危难时刻,更显为民本色

  打开门窗,把饭菜摆在桌上,梁光明又拿出体温计,给7岁的罗小小量了一下体温才放心。

  梁光明是武汉市江岸区大智街吉庆社区合兴里小区网格员,1月29日罗小小的妈妈罗娟因发热隔离以来,他每天都把三餐送上门来。

  从贵州来武汉打工的罗娟,一个人带着孩子在合兴里住了4年。生病后,罗娟犯了愁:孩子一人在家,无人照料怎么办?

  社区居委会在排查发热病人时了解到这一情况,立即将罗小小纳入重点照顾对象,安排张梦丹和梁光明两个网格员轮流上门送饭。考虑到孩子的需要,还专门在盒饭外加了牛奶和零食。

  “关键时候,社区工作者必须挺上前,让居民们感受到基层党组织的温暖,让他们安心生活。”吉庆社区党总支书记杨杰说,目前社区25名社区工作者和4名下沉到社区的帮扶干部全部上岗,每日排查并安排发热病人就诊,为孤寡老人、疑似感染的病人、无人照顾的孩子以及行动不便的残疾人送饭送菜送药,社区居委会24小时有人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