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再争先——四个角度理解习近平浙江之行
时入早春,钱塘微雨,万物以荣。3月29日至4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先后来到浙江宁波、湖州、杭州等地,深入港口、企业、农村、生态湿地等与职工、村民交流,听取浙江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
随着全球疫情蔓延和经济形势变化,我国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正面临新的重大挑战,在这非常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浙江之行备受关注。
为疫情形势作最新判断 因时因势精准施策
考察期间,几张现场照片频频刷屏,画面记录着:在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码头、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杭州西溪湿地户外考察时,在周围环境空旷,通风条件良好,人员稀疏的前提下,习近平和随行众人都摘下了口罩。
疫情形势在变,防控思路在变,口罩“摘”与“不摘”之间,无疑是“因时因势精准施策”的重要体现。3月1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的通知》,对不同场景下戴口罩提出科学建议。总书记的一个举动,实则体现了科学防疫的态度,释放出中国疫情态势不断趋好的信号。
“中央关于防控形势的分析和防控工作的整体部署,特别是从实际出发,精准施策的要求是非常及时和科学的。这次国家最高领导人带头摘下口罩,坚定了人民群众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底气,有利于加快经济社会秩序正常恢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教授戴焰军表示。
对当前疫情形势怎么看?习近平给出最新判断:境内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但境外疫情正在加剧蔓延,我国面临境外疫情输入风险大幅增加。因此“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必须牢牢坚持。
习近平重点提到两件事,一是要加大对无症状感染者管理工作力度。据国家卫健委通报,4月1日,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55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有1075例。现阶段研究表明,无症状感染者存在传染性,必须“继续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精准落实到复工复产和社会生活各方面”。二是要把严防境外疫情输入作为当前乃至较长一段时间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4月1日新增确诊病例35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习近平要求,筑起应对境外疫情输入风险的坚固防线,不能出现任何漏洞。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认为,在经过一段时间艰苦努力,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当前境外输入风险加大,防控仍不能放松。与此同时,要在精准防控的前提下,让市场重新有造血功能、让市场主体恢复发展信心,复工复产应成了国家日程中“主攻”方向。
关切中小企业复苏和发展 “组合拳”给民营经济吃“定心丸”
复工关系就业稳定,复产关系经济发展。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的大事。
此次浙江之行,习近平选择的两个复工复产调研点颇具深意。一个是货物吞吐量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的宁波舟山港,另一个则是中小型民营制造企业聚集的北仑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园区。前者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后者则被称为中国经济的“毛细血管”。
当前全球疫情的蔓延,对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及外贸出口造成较大影响,我国外贸进出口形势可能还会进一步恶化。“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如何危中寻机?习近平作出指示,要深入分析,全面权衡,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
“若短期疫情不能结束,那么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将会持续。稳定我国外贸基本盘,做好‘六稳’工作,必须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的关系。作为最高领导人,如何在非常时期指挥打赢经济社会发展这场硬仗,势必要亲自考察调研,做到心中有数,方可精准出‘棋’。”西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陈锋副教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