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同心,守望相助(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4-26 12:27:17
浏览

  “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相信中国采取的措施将有效控制并最终战胜疫情。”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由衷赞叹。

  心手相牵,守望相助

  夜幕下的武汉灯光璀璨。以战“疫”为主题的“灯光秀”亮起,铸就了江城的“不夜天”。与全国各省区市名字同时亮起的,还有“感恩有你,共克时艰”。

  危难中,武汉不是“孤岛”,更不是孤军作战。全国人民与武汉人民一起,守护着这片家园。

  1月24日大年三十,重庆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宋彩萍组织护士查房时,接到了出征武汉的命令。

  “疫情不等人,军人就该在战场冲锋!”从临危受命到整装待发,仅有4个小时准备时间。安置好所负责的病人后,宋彩萍急忙赶回家准备行装。

  时间紧迫,甚至来不及吃上一口摆上桌的年夜饭。临别时,16岁的儿子紧紧地把宋彩萍搂在怀里。他知道,每当妈妈紧急奔赴战场,正是祖国最需要的时候。

  当晚,450名白衣战士在茫茫夜色中抵达武汉天河机场,投入到紧张的医疗救治工作中。

  悬壶入荆楚,白衣做战袍。

  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医疗力量调遣就此启动。先后有来自军队和全国各地的340多支医疗队、4.2万多名医务人员奔赴湖北战“疫”前线,与湖北50余万名医务工作者并肩奋战、共战疫魔。

  望着一批批医疗队员们走下飞机时坚定的眼神,天河机场运行指挥中心应急办公室副主任李俊热泪盈眶:“武汉,有救了!”

  在白衣天使驰援荆楚的同时,广大建设者也从四面八方赶来,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为武汉战“疫”贡献力量。

  除夕之夜,43岁的武汉市江夏区农民工胡晓红正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一个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急需工人的电话打来,她扔下筷子就往工地跑。

  正是在像胡晓红这样的普通建筑工人的不懈奋斗下,仅除夕当天,遍布藕塘、土堆的5万多平方米场地全部平整,开挖土方15万立方米,足以填满57个标准游泳池。

  ——约10个昼夜,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相继建成;

  ——29个小时,首批有4000张床位的方舱医院改建完成,开舱收治病人;

  ——一个月内,武汉市改建16家方舱医院,改造86家定点医院,新增6万多张床位,相当于新增60多家三级医院的床位数……

  从“人等床”到“床等人”的重大转变,离不开7万多名建筑工人不舍昼夜为疫情防控构筑起的生命屏障。

  心手相连、守望相助,每一个武汉的普通人,都活出了英雄的模样。

  汪勇,武汉一名普通的“80后”快递员。疫情期间,他偶然加入了一个医护人员车辆需求微信群。当看到群里一名金银潭医院的护士求助说“回不了家”,汪勇难以入眠。

  第二天早上6点,他瞒着家人,准时出现在医院门口。

  “我做这件事的初衷很简单,一天接送一个医护人员,可以为她们节省4个小时,接送100个就是400小时。400个小时,他们能救多少人啊!”

  从一个人接送到发展一个团队,汪勇组建了志愿团队,服务内容也越来越多——

  免费接送,协调防护物资,采购生活用品,解决医务人员的吃饭以及修眼镜、修手机等各种棘手琐事……

  点滴微光,汇聚璀璨星河。

  ——武汉市江岸区惠民苑社区网格员丰枫日日为社区群众采买药品,数十个药袋挂满全身;

  ——武汉市公安局神龙派出所民警肖利军细心守护着社区里的64位独居老人,每晚都到独居老人家里走访;

  ——46岁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卫女工朱连芳主动请缨,进入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协和西院进行保洁消毒工作……

  一双双手扛起重担,一份份爱接力传递,汇聚起战无不胜的抗疫力量。

  同舟共济,勇毅前行

  1月26日,大年初二。在江苏老家过年的袁传伟星夜返厂,一个人“扛”起一条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