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的十八洞村(决胜2020)(3)
家里本来养了三头牛。儿子上高中的时候,就卖了两头。儿子知道了,说妈你把牛卖了,咱家的地咋耕啊?她说没的事,还留着一头呢。地也不多,有一头就够了。
现在,为了给老伴和儿子凑钱,她把留下的那头牛也卖了。儿子急得哭。她说你小声点儿,别让你爸听见,他病着呢。家里的地我想办法请人帮忙。放心吧,没的事。
请谁帮忙呢?又哪儿有钱请呢?龙拔二只能自己当牛。她背着家人,买了一台便宜的旋耕机。当地人叫铁牛,类似手扶拖拉机,在机头前方安装了可以旋转的犁刀。耕地时人双手攥紧了把,掌握方向。犁刀旋转,泥花纷飞。半天下来能把人震酥。这都不说,铁牛重一百五六十斤,龙拔二家的地在高坡上,咋抬上去呢?
龙拔二喘了口气,没的事。她把铁牛的零件,一个一个地拆开,装进背篓里,分几次背上山。背到山上后,再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组装起来,然后就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到底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干了不一会儿就累了,一屁股坐在田坎上,看着要耕的地还没有尽头,坐着坐着,眼泪就下来了。
一天的劳作结束,龙拔二又把铁牛拆开,用背篓一次次背下山,明天接着干。就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终于耕完了。把种子和希望一起种下去,用脚蹚平。暮色四合,地里一串串歪歪扭扭的脚印。
这样的苦日子到底结束了!龙拔二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村里,从此村子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这里山高地少,种粮食困难,但山清水秀、风景宜人,可以发展乡村旅游,靠旅游脱贫。于是,进村的路拓宽了,家家门前铺上了青石板,村民的房屋装修好、卫浴改造好了,整个村子焕然一新。节假日的时候,全村游客多时一天能有七八千人。为了接待游客,一家又一家开起了农家乐。龙拔二家当然不例外。老伴烧柴、煮饭打下手,龙拔二亲自掌勺。苗家美食棒棒哒。最多时家里坐满十桌客人。一拨客人走了,又一拨客人来了。龙拔二再也不用上山了,坐在家里就能挣钱。
话分两头,再说说她的儿子杨英华。时光荏苒,英华以优异的成绩在华东师范大学毕业了。这样的好苗子,当地市县机关早就盯上了。眼看就要跟儿子团聚,龙拔二高兴得睡不着觉。
可是,有一天,突然,她接到了儿子的电话,妈,我要到西藏去支教,那里需要我!
龙拔二愣住了。她万万没想到,儿子不回来了,要直接去拉萨。
而且,合同一签就是十年!
就这么一个儿子,日思夜想的。龙拔二很揪心。孩子,你能不去吗?她心里翻江倒海,终于说出了这句话。
妈,咱家现在脱贫了,生活好过了。可还有没脱贫的地方啊,我们不能忘记。多的话也没有,妈,请您原谅我!
彻夜未眠,辗转反侧。
第二天一早,龙拔二拨通了儿子的电话——
没的事。十八洞人的心,要像十八洞那样大!
接到妈妈的电话时,杨英华已经踏上了前往西藏的旅程。四十八小时的硬座,吃不好,睡不着。当火车翻过唐古拉山时,上吐下泻,头晕眼花。他瞬间体会到父母的担心。但是,他无怨无悔。
送走了又一拨客人,龙拔二在围裙上擦擦手。她抬起头来,遥望绿水青山。她知道,在山的那头,就是拉萨。
十八洞村的农家乐,各家的名字各家起:阿雅民宿、幸福人家、精准坪广场饭庄……
龙拔二家的最特别——
“爱在拉萨”。
回乡种黄桃
隆吉龙是村里最早去广东打工的,一去二十年。
二十个春秋,事业有成。买了房子,买了车,结了婚,有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