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扶贫故事(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5-19 23:18:11
浏览

  河北省阜平县骆驼湾村,贫困户唐荣斌此前见过最大的官不过是乡长。那天,村支书顾润金来到唐荣斌家,说上面要来人视察,但没告诉他来人是谁。没想到来的竟是总书记习近平。

  拉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手,唐荣斌紧张得把准备了一宿的话全忘了。

  习近平总书记说这次考察目的是“看真贫”。他强调,不管路多远、条件多艰苦,都要服从于此行的目的。

  总书记对当地干部说:“专程来这里看望大家,就是为了解我国现在的贫困状态和实际情况。你们得让我看到真正情况,不看那些不真实的。所以走得远一点,哪怕看得少一些,是真实的,才是值得的!”

  家里几口人,兄妹几个,家里有几亩地,收成咋样,农村合作医疗咋样……看真贫、察实情,总书记一句一句问得十分仔细。

  灶台上的铁锅还冒着热气。总书记揭开锅盖察看,只见里面蒸着馒头、玉米饼子、红薯、土豆和南瓜。

  唐荣斌老伴从锅里拿出一块蒸土豆递给了总书记。总书记掰了一块放在嘴里:“味道不错!”还让同行的人都尝尝。

  行程万里,人民至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遍及一个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家院落、田间地头,一张方桌、几条板凳,体察百姓疾苦,细辨贫困症结。像发生在骆驼湾村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二)

  账本的故事——“扶贫攻坚就是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十八洞村,湘西一座普通的小村庄。

  阜平之行一年后,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论述。

  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地处武陵山脉腹地,是一个藏在偏僻幽静山谷中的苗族聚居贫困村。总书记到十八洞村那年,全村贫困发生率高达57%。

  村民石拔三清晰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到她家中看望,坐下来同一家人算收支账,询问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打算,察看了她家的谷仓、床铺、灶房、猪圈,勉励一家人增强信心,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生活。

  “他希望大家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不要喊大口号,也不要定那些好高骛远的目标。扶贫攻坚就是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村民施成富回忆道。

  2016年全国两会湖南代表团审议现场:

  习近平总书记同代表们一边回忆当时的情景,一边又算起增收账。

  “我正式提出‘精准扶贫’就是在十八洞村”,“现在人均收入有多少了?”习近平总书记问。

  “您当年来的时候是1680元,现在已经增加到3580元。”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长郭建群告诉总书记,十八洞村百姓收入增加,村容村貌变化,已经成为全省文明村和旅游定点村,村民笑容多了、求发展愿望强了,连大龄男青年解决“脱单”问题也容易了。

  “去年有多少人娶媳妇儿?”总书记问。

  “7个,就是‘脱单’的大龄青年7个。”郭建群说。

  习近平总书记高兴地说:“最近一段时间有些系列报道我都在看,看后也很欣慰,本身也起到示范作用。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打好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2016年,十八洞村实现整村脱贫。

  “算账”,成为精准扶贫最生动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