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礼:下一步防疫应重点防“物传人”

光山新闻网 刘洋 2020-11-19 00:00:00
浏览

  11月16日,“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应邀来新华社,围绕“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砥砺奋进初心使命”,做了题为《弘扬抗疫精神 坚定文化自信》的专题报告。新华社副社长严文斌同志会见张伯礼院士并主持报告会。

11月16日,“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左)和新华社副社长严文斌同志进行交流。(潘悦 摄)11月16日,“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左)和新华社副社长严文斌同志进行交流。(潘悦 摄)

  张伯礼表示,今年防疫阻击战中,“中国方案”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其中,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成为疫情防控的一大亮点。在张伯礼看来,“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硬仗,中医药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发展的信心更足了。”

  对于未来疫情发展走势,张伯礼判断说,我们慎终如始,保持现有警惕性,防控措施坚决落实,检测能力显著增强,再加上中西医结合救治能力不断提升,即使有多地散发病例,也很快能够发现并控制住。张伯礼还就下一步防控工作提出建议,外防输入,防人也应防物,特别是要对来自国外高风险地区的快递包裹、信函进行全面消杀。

  全程参与救治 中西医结合成抗疫亮点

  “指导中医药全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主持研究制定中西医结合疗法成为中国方案的亮点,为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这是张伯礼获得“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时的颁奖词,也是以张伯礼为代表的中医药人在抗疫一线的真实写照。

张伯礼院士做专题发言。潘悦 摄张伯礼院士做专题发言。潘悦 摄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张伯礼临危受命,于1月27日飞赴武汉参与新冠肺炎的救治,在抗疫前线奋战了80多天。在他的指导下,中医药全过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并在抗疫过程中作出四个贡献,包括“四类人”集中严格隔离,普遍服用中药;中药进方舱,治轻症、普通型患者,减轻转重率;中西医结合救治重症患者,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死亡率;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并有了国内第一份中西医结合康复指南。

  6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充分肯定了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贡献。白皮书指出,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的占比达到92%。湖北省确诊病例中医药使用率和总有效率超过90%。

  中医药的创新和探索也为我国未来疫情常态化防控打下了坚实基础。张伯礼指出,在有效的防控措施下,即使有小规模爆发或多地散发病例,也能够很快发现并控制。他说,武汉、北京、青岛千万人检测的时间越来越短,疫情控制速度越来越快,就是很好的证明。

  不过,张伯礼还提示,秋冬季的防护不能放松。对于防控重点,他强调,少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这些简单但是有效的措施一定要坚持做到。还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不焦虑,不恐慌,同时保持良好的睡眠、清淡的饮食,让自己身体调节到最佳状态。中医药也将充分发挥“治未病”的优势,研制清感四季茶等更多好药好方,帮助大家守好健康的关口。

  共享“中国方案” 中医药肩负起更大责任

  抗击疫情不分国界,“中国方案”也是对世界的贡献,仅张伯礼参加的全球视频交流,介绍中国方案就有数十场。白皮书显示,中国在满足国内疫情防控需要的基础上,想方设法为各国采购防疫物资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便利,有序开展防疫物资出口。并采取有力措施严控质量、规范秩序,发布防疫用品国外市场准入信息指南,加强防疫物资市场和出口质量监管,保质保量向国际社会提供抗击疫情急需的防疫物资。

  其中,不乏中医药的身影。张伯礼介绍,国外很多中医诊所门诊量显著增加。以连花清瘟胶囊为例,通过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援助意大利和伊拉克医疗队分别携带连花清瘟10万盒和12万盒;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捐赠给伊朗、中国香港和澳门用于疫情防控;目前已在中国香港和澳门地区,以及加拿大、莫桑比克、印尼、巴西、罗马尼亚等十余个国家注册;在匈牙利获得临时许可用于疫情防控等。

  另外,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在3月25日举办中医药抗“疫”专家经验全球直播,就有63个国家和地区加入,超过9万人在线观看。

  张伯礼介绍,目前,他带领的团队正在和德国、美国等国家进行中医药治疗新冠的联合研究,包括和美国南加州大学共同讨论关于宣肺颗粒临床观察的方案等。

  “通过这次疫情,让国外更多地了解了中医药,认识了中医药,特别是看到中药的疗效,对中药走向国际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张伯礼说,未来中医药还将再接再厉,为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更多探索和努力。

  守正创新 中医药发展开创新局面

  守正,要求我们守住中医药之根。张伯礼指出,中医抗“疫”历史悠久。我国至少有3000年以上的文字记录的疫病历史,《史记》记载的公元前243年“天下疫”始,至1949年止,共有大小疫500余次。中医对于疫病的认识,在防治疫病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

  创新,则要在传承中发展。“中医虽然古老,但并不落后。”张伯礼说。在疫情阻击战中,中医药团队开展证候学调查、评价指标核心指标集研发、临床救治研究。特别是在既有积累基础上结合临床情况,筛选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血必净注射液和研制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等“三药三方”为代表的针对不同类型新冠肺炎的治疗中成药和方药,收获了确切的临床疗效,有效降低了发病率、转重率、病亡率,促进了核酸转阴,提高了治愈率,加快了恢复期康复。

  从现实效果、抗疫成绩,到国家支持、人民认可,再到世界范围内对中医药认识的转变,都增强了文化自信,说明中医药值得好好传承发展。张伯礼坦言,今年将是中医药发展的一个重要拐点,助推中医药快速发展,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疗效才是硬道理!“我们要拿出更多更好的临床证据,服务广大群众,也令人信服,对此我们有充足的信心。”

  在报告中,针对当前全球新冠病毒传播的特点,张伯礼建议,外防输入,防人也应防物。国务院相关部门已经制定办法管控海关进口冷冻货物消杀机制。由于天气寒冷,国外无症状感染者数量激增,除了进口海鲜食品之外,一些国外高风险地区空运的快递包裹、信函等外包装如果携带新冠病毒,将很难发现,大面积消杀也难实施。

  张伯礼呼吁,公众对来自国外高风险地区的快递包裹、信函也要做到全面消杀,查收快递时戴好口罩和手套,若不是急需,建议打开放置在阳台通风的地方,过几天再处理,防患于未然。(记者 王文博 实习生 陈琳 北京报道)

点击进入专题:聚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