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正修订相关司法解释 解决危害食药安全源头犯罪问题
中新网9月23日电 最高人民法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一级大法官贺荣23日透露,目前,最高人民法院正在修订相关司法解释,重点推动解决危害食药安全的源头犯罪等问题。
23日,国新办就司法审判服务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有记者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其中就包括更安全的食品、更可靠的医疗,以及更加有效的权利保护。人民法院在这些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及下一步的打算?
贺荣表示,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延伸,人民法院围绕群众最关心、最关切的问题,履行好审判职能。
第一,保障食品药品更加安全。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正确实施刑法修正案(十一)的新规定,加大打击力度,推动完善司法与行政执法衔接机制。依法审理福喜食品公司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还有庞红卫系列疫苗案等重大涉民生案件,审结涉食品刑事案件3.6万件、涉药品刑事案件2.7万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目前,最高人民法院正在修订相关司法解释,重点推动解决危害食药安全的源头犯罪等问题。
第二,促进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更加安宁。推行家事审判改革,妥善审理婚姻家庭案件,针对家庭暴力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9227份,促进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加强劳动者权益司法保护,2013年以来,我们共审结劳动争议案件447.5万件,充分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权和休息权。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综合运用环境保护禁令、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等制度,准确适用刑事、民事、行政等法律责任,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在健康、舒适、优美环境中生存发展的权利。
第三,用法治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这方面非常重要。完善少年司法制度,出台关于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加强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等规范性文件。2013年以来,审结涉及未成年人抚养、监护、探望等民事案件165万件。大家都了解,再审“百香果女童被害案”,依法改判并执行被告人死刑,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同时,坚持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大力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健全司法保护与行政、家庭、学校、社区联动机制,强化校园欺凌暴力预防。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整体呈现下降趋势,2020年判处未成年人罪犯比2013年减少了2.2万人,降幅将近40%。
第四,保障民法典正确贯彻实施。在全面清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司法解释的同时,新制定实践急需的婚姻家庭、继承、建筑工程、劳动争议、担保制度等首批司法解释,保证民法典施行后法律适用标准的统一。目前,正在就总则编、合同编等制定司法解释。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更加全面保护民事权利。比如,加大信息化时代网络侵权行为的制裁力度,严格保护人格权特别是个人隐私。2013年以来,审结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1.1万件;2018年以来,受理人格权侵权纠纷70.9万件,年均约20万件,比十年前增长了10倍,依法审理“氢弹之父”于敏名誉权纠纷案等一批典型案件。目前,正在制定有关个人信息保护、人格权侵害禁令等司法解释。人格权将得到越来越充分地保护。
贺荣指出,下一步,面向“十四五”,人民法院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的司法保护,更加注重争议的实质性化解,更好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