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老人现状调查:农作负担重心理孤单多(2)
“咚!咚!”最近每天下午3点左右便会传来一阵敲打声,李汉林按时出现在村子里的文化长廊,这里晒着他辛辛苦苦从地里收来的红豆,他要赶在天黑之前将豆子从壳中剥离。简单啃了几口馒头,他便开始工作了。没有专门的辗轧工具,他就蹲在地上用一根粗壮的棍棒上下敲打,打一阵挪一处,红豆在他的反复击打下一粒粒蹦出来,长廊里四处都是他的豆子。
全部打完后,李汉林扶腿起身,缓缓走到长廊一头拾起扫帚,弯腰将地上的豆子扫拢,再用双手一捧一捧盛起来倒入尼龙袋。他指着袋子,眼睛眯成一条缝,笑着对记者说:“今年收成大概有100斤,按照今年的售价,可以挣800元嘞。”
李汉林的两个儿子在山东青岛务工,平常会给他汇点款,但他都拒收了,因为“现在还能自给自足”。他掰着手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了3亩地的农作物,收成可供日常生活开支;在村里的杨树林里插空种了红豆和绿豆,额外增加一些收入,可用于支付家里的人情往来;政府还会发放养老金和贫困金,夫妇俩差不多有小1万元收入。
记者采访发现,为了维持基本生活,农村老年人在业比例较高,仍然是绝大多数农作的主力。有不少留守老人告诉记者,与子女外出务工前相比,他们农作的负担加重了,但获得的报酬并没有高多少。
早在2015年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就显示,34.36%的乡村老年人的主要收入为劳动收入;46.4%靠家庭成员供养;7.48%靠离退休养老金养老;6.81%靠最低生活保障金养老。
2016年的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则显示,当年我国乡村老年人口的人均年收入约为9510元,只及城镇老年人口的三分之一。
就医
“小病拖大病挨”屡见不鲜
秋天的湖南气温很不稳定。10月7日,温度骤降,在冷风中,金山缩了缩脖子,膝关节又开始疼了。他去村里的诊所,花25块钱买了一盒膏药。
步行10多分钟后回到家,他撕开包装,拿出一贴膏药贴在左腿膝盖上,再用双手抚平。起身去门后挂钩上抓了一件褂子披上,打开电视。折回来半躺在藤椅上,顺手剥开几颗刚从地里收上来的花生丢进嘴里,一边嚼一边看电视。
晚饭时间,儿子打电话回来,问他最近怎么样,他在电话里高声说:“别担心我,好着呢!”
金山所在的村庄位于湖南省西部地区,村里的青壮年多半去了省会长沙或者广东、上海等地务工,留下的多是老人,有些老人要帮子女带孩子,有些年纪稍轻点的老人还要照顾年龄更大的父母。
“小病拖大病挨”是这些老人的普遍心态:有的患风湿病多年,每逢刮风下雨腿脚疼痛难忍,却认为“不是大病,忍忍就过去了”;有的长期偏头疼,却只在发作时吃点止疼药;有的多年受哮喘折磨,却习惯了难受时去药店买罗汉果泡水喝……
李恩颂的病就是这样硬生生拖出来的。去年年中,她已出现了不适的征兆,但没放在心上,加上农活繁重,她只去村里的诊所开过几次止疼药。直到去年年底,她胃疼难忍,在老伴的陪伴下去医院,结果医生给她开了病危通知单。
“每次打电话回家,她都是报喜不报忧,直到扛不住了去住院才告诉我,好在病情有了好转。”李恩颂的儿子秦华每谈及此,都很是懊悔,他自责自己没有频繁和父母保持联系,更没有密切关注父母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