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就2021年1至9月全国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答问(2)
又比如,为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检察机关积极做好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老娘舅”。今年1至9月,对1681个涉嫌犯罪的单位、16704名非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员作出不起诉决定,同比分别上升3.4%、12.8%。同时,检察机关深入推进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督促企业作出合规承诺、进行合规整改。1至9月,10个合规改革试点地区办理涉企业合规案件329件,开展第三方监督评估机构评估、审核124件。如江苏省某检察院办理的某公司污染环境案,检察机关对该公司作出合规考察决定,该公司积极进行合规整改,经第三方监督评估机构评估、审核后,通过合规考察,检察机关最终对该公司作出不起诉决定。通过企业合规,努力让企业“活下来”“留得住”“经营得好”,是检察机关保障“六稳”“六保”重大决策部署的积极响应,既促进涉案企业合规守法经营,也警示潜在缺乏规制约束的企业遵纪守法发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记者: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政策方面,有什么新成效?
案管办负责人:今年4月,最高检在《“十四五”时期检察工作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政策。今年1至9月,全国检察机关减少不必要羁押成效明显,诉前羁押率为49.8%,同比减少2.4个百分点。一方面,各地检察机关在办案过程中积极转变工作理念,对以社会危险性为核心的逮捕必要性进行严格审查。今年1至9月,全国检察机关共不批准逮捕279050人,不捕率为29.6%,其中无逮捕必要不捕134102人,占48.1%,同比增加11.2个百分点,成为占比最多的不捕类型;另一方面,全国检察机关加大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力度,避免“一押到底”。尤其是今年7月,最高检在全国检察机关组织开展的为期六个月的羁押必要性审查专项活动,积极推动了“少捕慎诉慎押”刑事政策的落实。1至9月,经羁押必要性审查,34995名被羁押人员被变更强制措施或者予以释放,同比上升62.5%。同时,各地还创新羁押替代措施,如浙江检察机关研发了“非羁码”APP,山东检察机关对非羁押措施的犯罪嫌疑人使用了智能手环,确保犯罪嫌疑人在接受必要管控、及时到案的前提下,能够及早回归正常生活。应该说,这些落实“少捕慎诉慎押”政策的具体举措,适应了我国刑事犯罪结构的变化,优化了强制措施体系,也有助于提升司法办案质效,更好地保障人权,更好地促进社会治理。
记者:“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侦查百日攻坚行动”有哪些最新进展,给我们介绍一下。
案管办负责人:最高检自2021年6月上旬在全国各级检察机关部署开展“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侦查百日攻坚行动”,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司法不公、司法腐败问题,集中攻坚、着力查处一批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职务犯罪案件。今年1至9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1453件1840人,同比分别上升92.7%、79.3%;其中6月至9月,共立案800件1011人,占1至9月立案总人数的54.9%。从涉案罪名上看,玩忽职守罪503人,徇私枉法罪422人,滥用职权罪390人,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163人,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63人,五罪合计占83.8%。其中,查办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去年同期仅为27人,同比上升5倍,突出体现了检察机关服务保障顽瘴痼疾专项整治的成效。“百日攻坚行动”有效配合了正在开展的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深挖执法司法环节顽瘴痼疾,加大了对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的查办力度。接下来,这类犯罪案件估计还会有一个上升期。为更好服务保障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近日最高检已将“百日攻坚行动”延长至11月中旬第二批教育整顿结束时,为纯洁政法队伍、提升司法公信力贡献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