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圈子文化” 净化政治生态

光山新闻网 admin 2019-02-02 22:27:32
浏览

  整治“圈子文化” 净化政治生态
  

整治“圈子文化” 净化政治生态

  漫画 王怀申 绘

  “存在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小圈子文化现象……”12月19日,海南省三亚市纪委监委网站发布市委第二巡察组向市卫计系统反馈巡察情况,“圈子文化”是必须重点整改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各地查办的腐败窝案、串案背后,屡现“圈子文化”的影子。从最近各地巡视巡察反馈的情况看,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圈子文化”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存在。此前不久,广东、山东、河南、海南省委发布的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中,均明确对“圈子文化”开展专项整治、深入整改。

  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山头主义、结党营私、破坏政治生态……“圈子文化”毒害作用不容小觑,亟须高度重视,标本兼治,彻底消除这一政治生态的“污染源”。

  “圈子文化”严重污染政治生态

  党内不能搞人身依附关系。干部都是党的干部,不是哪个人的家臣。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批评“有的干部信奉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整天琢磨拉关系、找门路,分析某某是谁的人,某某是谁提拔的,该同谁搞搞关系、套套近乎,看看能抱上谁的大腿。有的领导干部喜欢当家长式的人物,希望别人都唯命是从,认为对自己百依百顺的就是好干部,而对别人、对群众怎么样可以不闻不问,弄得党内生活很不正常”。

  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杨庆松和原党委书记何青云就是搞“小圈子”的典型。他们不仅工作上带头违纪,还在单位内部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一个声称“我是院长,我们医院的人都得听我的”,一个放话“我是党委书记,必须我说了算”,各拉拢一帮人马,争权夺利,把原本治病救人的医院弄得乌烟瘴气、混乱不堪。随着二人相继被查,一出“各立门户”的闹剧在该医院才戛然而止。

  变味儿的“亲友圈”“同学圈”“老乡圈”……一些“小圈子”的存在,往往给所在地方、单位的政治生态造成污染。赣南医学院原党委书记黄林邦在位期间,利用职权将自己的学生、老乡等亲信提拔或调整至重要岗位,一时间,赣南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形成了以赣州某县籍贯干部职工为主的“小圈子”。他们在干部人事调整中拉帮结派,相互帮衬,拉票吹捧,对圈外人则进行排挤打压,严重挫伤了干部的积极性。

  有的领导干部因有特殊爱好,而被别有用心之人“围猎”,形成利益交织的“爱好圈”。天津市蓟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许家台镇原党委书记卢旺热衷“带彩”打麻将,有的人就投其所好,经常陪他打麻将,进而形成个“麻将圈子”。在这个“圈子”里面,卢旺和这些所谓“朋友”勾肩搭背,经常利用职权为“麻友”帮忙,为他们谋取利益。

  有的领导干部为了培植个人势力,搭“圈子”扩“版图”,有的人总盘算着升官、搞自我设计,以进入某个“圈子”为荣,把升迁希望寄托于“天线网”和“关系圈”上,幻想着“进圈子”便可“走捷径”,因此挖空心思找门路,甚至不惜违纪违法。

  一些“圈子”内的贪腐官员政治上互相依靠、经济上互为利用,形成抱团腐败,严重污染政治生态。“‘圈子’一旦成为腐败交易平台,其破坏力相当惊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赵丰曾如此点评“圈子文化”的危害。

  “团团伙伙”背后是腐败利益圈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个人情社会,拉近感情、促进交流的“圈子”在社会上非常多。

  与社会上其他领域的“圈子”不同,一些领导干部的“圈子”往往与利益交织,成了“交易市场”。熙熙攘攘,“利”来“利”往。一个“利”字,犹如一根“紧绳”,将“圈子”里的众人绑在一起。

  前文提到的杨庆松,在位期间为了自身得利,拉拢一些班子成员、中层骨干形成“小团体”,长期把控着医院的药品、耗材、设备采购和基建工程,引发一系列腐败问题。重庆市万州区委原副书记洪承义与不法商人“打干亲”,形成存在畸形政商关系的“干亲圈”,不仅心安理得地接受“干亲”的好处,还无原则、无底线为“干亲”抬轿子、吹喇叭、站台撑腰,甚至培植势力、排斥异己。

  在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陈斯彬看来,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圈子文化”的背后是“潜规则”盛行。一个个“圈子”就是一个个利益共同体,有着不寻常的人身依附和利益输送,政治上的亲疏站队、政商之间的权钱交易。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走捷径获利动机驱使下,一些人乐于削尖脑袋钻进“圈子”,想方设法经营“圈子”,千方百计扩大“圈子”,通过关系与权力的勾兑,渐渐形成一种以畸形获利为牵引的、以拉关系套近乎为牟利途径的扭曲政治生态。

  扭曲政治生态产生逆淘汰效应。在一些存在畸形“小圈子”的地方和单位,一些刻意钻营、溜须拍马的党员干部挤进“圈子”后,竟然左右逢源,官运亨通;一些踏实肯干、作风正派的党员干部却由于未进入“圈子”而长期得不到提拔重用。对此,湖南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龚永爱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这样的“圈子”里,众人尊奉共同的“权威”,共同维护并确保其话语权;层级之间抱团不断输送“利益”,形成隐形的“利益市场”甚至“交易价格”,这是吸引少数官员不断陷入“圈子”最重要的原因,而这也逐渐将一些“人际圈”沦为“以腐败为荣”的畸形生态圈。

  “圈子文化”极易引发抱团式腐败、塌方式腐败,往往“拔出萝卜带出泥”,查处一个带出一批。

  遏制“权力勾兑”,破除“圈子文化”

  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容不得“圈子文化”。应以重拳铁腕彻底铲除丑恶现象,重塑良好政治生态。

  “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不准在党内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严禁在党内拉私人关系、培植个人势力、结成利益集团。”2016年11月起实施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调,对那些投机取巧、拉帮结派、搞团团伙伙的人,要严格防范,依纪依规处理。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再次明确了对搞团团伙伙等非组织活动情形的处分规定。第四十九条明确规定,在党内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培植个人势力等非组织活动,或者通过搞利益交换、为自己营造声势等活动捞取政治资本的,给予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导致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政治生态恶化的,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整治“圈子文化”,重在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