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全能冠军 科技创新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不当全能冠军 科技创新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副省长王世杰
本报记者 何星辉
两会面对面 书记省长谈创新
自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相关概念以来,科技创新逐渐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从“摆在经济建设的首要地位”上升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创新的作用和地位凸显,也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搞科技创新。
大到国家层面,小到区域发展,科技创新如何既“接地气”又融入主战场?科技工作如何在“管”和“放”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如何让科技工作者在科研上实现自由飞翔?两会间隙,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副省长王世杰接受了科技日报记者的专访。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内,王世杰侃侃而谈,谈科技创新,有辩证法,有方法论,更有家国情怀。王世杰说,接受媒体采访,不为宣传个人,而是为贵州的科技创新鼓与呼,作为分管科技的副省长,他责无旁贷。
在科技创新上 要敢于当“单项冠军”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创新没有任何时候比现在更受重视。”王世杰说,近年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科技都被放在了经济板块。在新一届国务院副总理的分工中,科技和教文卫也“分家”了,由负责经济的副总理分管。“这凸显了科技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将更加深入融合到国民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家层面如此,区域发展亦然。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由过去拼资源、拼资本、拼劳动力为主的要素驱动,转向拼创新、拼科技、拼人才为主的创新驱动。所以,对于区域发展来说,不是要不要创新,而是怎么创新的问题。
像贵州这样资源匮乏、底子薄弱的“科技洼地”,如何在科技创新中“突围”?王世杰给出的答案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他看来,以贵州现有的财力和科技实力,很难依托像上海光源、北京对撞机这样的大科学装置来开展原始创新,只能围绕比较优势,采取差异化发展的策略。“既然伸出五指力气不够,那就握成拳头,集中某一个点,重拳出击。”王世杰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就像在奥运赛场上,全能冠军难当,单项冠军相对易得,搞科技创新也需要这种辩证法。王世杰说,西部地区要敢于在科技创新上当“单项冠军”。
近年来,贵州围绕“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积极布局科技创新,力图“在一些领域和部分行业形成领先优势”。贵州所走的,正是一条差异化创新的新路子。大数据声名鹊起,军民融合亮点颇多,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有新突破,一些创新做法比如在全国首创的“技术榜单制”,为贵州科技创新发挥着“智力收割机”的作用。
不过,王世杰也强调,科技创新不能急功近利,须有“久久为功”的韧性。在贵州,“养队伍”这样的事尤其重要,因为创新成果往往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长期的科研中迸发出来的,因此,“要加大经费投入,确保科研人员有事做、不断档”。
管理松绑 科技创新才能自由腾飞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一些科技关键词,让王世杰很是兴奋。其中,首次被提及的科研经费“包干制”,可谓简除烦苛,有望将科研人员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
作为科技战线上的老兵,王世杰显然深有体会。按照他的理解,科学研究和文学创作一样,有很多不确定性,只有思想的奔放,才有灵感的火花,所以,科技管理也要“放管服”,要赋予科研人员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给他们充分的信任和尊重,而不是太多的条条框框。“把框框设计好了,再让科研人员朝着固有的方向走,那不叫科研,那叫生产。”王世杰说。当然,在科研经费使用上,必要的监管不可或缺,如何在监管和“松绑”中找到平衡点,考验着科技管理者的智慧。
提到科技管理,王世杰谈兴很浓。在大方向上,科技部不断出台政策为科研人员“松绑”,王世杰认为这样做是对的,但是,新政策出台后,也要注意及时把与之相冲突的老政策废除掉,在执行层面更应该主动作为。
在科技界,成果转化长期存在“肠梗阻”现象。为了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这些年,从国家到地方出台了不少政策,包括鼓励科研人员带薪创业或到企业兼职,可到头来,却叫好不叫座。何故?不少骨干科研人员在单位都有顶“帽子”,是处级干部,按照干部管理规定,他们是不能带薪创业或到企业兼职的。
在王世杰看来,成果转化原本就不是科技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在行”的事,解决之道在于培育成果转化的中介市场,让科技成果直接面向市场,成为一种买卖的商品,接受市场的考验,只有这样,科技成果才能转化为生产力,而不是躺在科研院所的抽屉里。
按照王世杰的说法,一方面,科研人员没必要整天挖空心思想着成果转化的事,只需根据市场需求,老老实实搞科研。另一方面,成果转化也不是科技管理者关在办公室所能研究出来的,还是得大力培育中介机构。“你成功转化一个科技成果,我就给奖励,只要这个市场足够强大,成果转化就会形成燎原之势。”王世杰想表达的是,“归根到底,成果转化还是要让市场说了算,行政之手不能错位。”
融入主战场 科技创新要主动作为
社会上有一些偏见,认为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来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导致在个别部门,科技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业界也早有科技、经济“两张皮”的说法。不过,王世杰认为,科技工作者不能因此妄自菲薄,唯有主动拥抱、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主战场,科技创新才真正有所作为。
在贵州,聚焦和融合是科技创新的关键词。王世杰说,正是着眼于同步小康、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三聚焦”,贵州的科技创新才迸发出了磅礴动力,为三大战略行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科技供给。
传统上,各地科技经费只向本行政区域开放,科技工作者要在规定的项目指南范围内提出申请,但贵州敢于打破常规,通过揭榜挂帅,把亟须攻克的关键核心技术,拿出来面向全国甚至全球张榜引智,这样就跳过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周期,直接收割了智力资源和前沿技术。“如果仅仅依靠本省的科技力量,也许最终也能攻克,可是时间不等人啊。实践证明,这样做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