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聚焦跨区域协同养老:户籍跟着老人走
新华社天津12月26日(记者尹思源)记者25日从在天津召开的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第二次联席会议上了解到,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对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打破户籍限制,实现资质互认、标准互通、监管协同的管理模式,推动三地养老产业转移升级,实现“户籍跟着老人走”。
2016年以来,京津冀三地养老协同发展工作在信息共享、项目对接、优势互补等多方面达成共识,积极推进“通武廊”养老服务等协同发展试点工作,并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地加大力度推动医保系统对接。河北省廊坊市民政局副局长杨建光介绍,通过三地共同协调努力,河北省三河市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率先实现了与北京医保、运营补贴的互联互通。京津养老政策率先惠及廊坊养老机构,大大减轻了廊坊养老机构的资金压力,也标志着京津冀养老协同发展实现了实质性突破。
京津冀民政部门共同签订《通武廊养老工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2017-2020年)》,助力三地养老机构协同发展。廊坊市福源老年公寓在天津市武清区大王古庄经济区建设了天津市武清区福源养老院,实现了跨区域连锁化经营发展,该项目总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设置养老床位120张,目前已陆续入住。
不仅如此,三地民政部门积极推进“通武廊”协同发展示范区,发挥“小京津冀”的独特作用,把武清区作为三地养老协同重点推动区,先后两批把武清区养老护理中心、河北高碑店市养老项目、河北三河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等9家养老机构作为试点。截至目前,天津武清区养老护理中心和河北省三河市燕达国际健康城共收住2000多名北京籍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