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的“长寿”秘诀
修缮·养护·研究——布达拉宫的“长寿”秘诀
新华社拉萨3月29日电 题:修缮·养护·研究——布达拉宫的“长寿”秘诀
记者边巴次仁 春拉
西藏民主改革60年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历经两次大规模维修、管理处工作人员全天候不间断细心呵护、不断加大古籍文物普查保护力度等,确保了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延年益寿,长生祥和。
两次大规模修缮,让布达拉宫焕发新活力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至今西藏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宫堡式古建筑群。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下令重建布达拉宫,渐成今天的规模。
历经300多年的风云,这座古老宫殿建筑曾一度出现险情。为此,1989年10月布达拉宫迎来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修缮工程。
“这次修缮国家投入了5300多万元和大量黄金、白银等贵重物资,开展了111项维修,这在当时的中国文物维修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布达拉宫管理处副处长觉旦说。1994年,第一次修缮工程竣工验收。同年,布达拉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2年6月,布达拉宫又迎来第二次大规模修缮工程。此次国家先后投入超过2亿元,历时7年之久,开展了地垄加固维修、壁画保护修复等29项主体建筑及35项附属建筑的修缮。
此外,为加大法制化保护力度,西藏于1997年颁布《布达拉宫保护管理办法》,2009年1月修订颁布《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保护办法》,2015年颁布实施《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条例》。
2018年11月,国家投入3100余万元实施的布达拉宫金顶群修缮工程目前已正式竣工验收。
管理处细心呵护,让布达拉宫延年益寿
身背涂料桶,腰系安全绳,穿梭于百米高空……每年藏历九月二十二日“降神节”前,布达拉宫宫墙外总会上演这一幕。
此时正值换季,按传统时间布达拉宫迎来一年一度、历时近两个月的粉刷季。
“看上去像‘蜘蛛侠’的人,是为布宫数千扇门窗及笾玛草墙裙上色的工作人员。”管理处维修科副科长扎西平措说,“你们通常只能看到外围作业的人,但实际上加上背后拉绳子的还有七八个人。”布达拉宫依山而建,日常维护需要依照传统方法操作。
“布达拉宫就像一位老者,需要悉心照料。”扎西平措说, 2003年管理处维修科正式成立。如今,这支拥有文物保护工程施工一级资质的队伍已发展至65人,其中有来自西藏各地的石匠、木工、彩绘、瓦工、缝纫等传统匠人55名。
“日常养护是勘查和发现建筑险情的重要手段之一,常态化小型维护对其健康状况起到了及时有效的‘体检’和‘治疗’,从而避免大险情。”他说,近年来管理处用于古建筑日常维护保养的资金可达上千万元。
记者了解到, 十余年间这支维护队伍已实施了包括布宫虫蛀木构件及笾玛草更换维修、廊道等的脱落彩绘补修、白宫室内外阿嘎地面修补、雪城环境整治等项目。
“如今,布宫‘健康’状况良好。我们最希望的就是让布宫‘永葆青春’。”扎西平措说。
目前,布达拉宫管理处共有400多名工作人员全天候不间断守护这座古老的宫殿。
加大文物古籍普查保护力度,让千年文明永传承
布达拉宫现有8座历世达赖喇嘛金质灵塔,5座精美绝伦的立体坛城及瓷器、金银铜器、佛像、唐卡、服饰、古籍文献等在册各类珍贵文物十余万件。2013年,布达拉宫可移动文物普查登记工作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