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我的工人文化宫

光山新闻网 admin 2019-02-02 22:30:21
浏览

  归去来兮,我的工人文化宫

福州职工在工人文化宫的广场上练习健身操。

集邮爱好者在长春市工人文化宫观看邮展。

“中国梦劳动美”文艺汇演在宁夏工人文化宫举行。

鹰潭市总工会与浙江省海宁市工人文化宫合作举办职工文艺汇演。

2018年沈阳职工春节晚会在沈阳市工人文化宫举行。

蓉城之秋·2018成都职工艺术之星擂台赛在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上演。

  万余名长春职工参加工人文化宫举办的猜灯谜活动。

  编者按

  承载着时代记忆的工人文化宫,如何回应职工期盼,在新时代重焕活力,成为各地工人文化宫共同面临的全新考题。

  近年来,工人文化宫被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人文化宫在清理整改,新建、改建中蜕变重生。不忘“工”字初心,顺应职工需求嬗变革新服务内容;从顶层设计为工人文化宫建设制定改革路线图,提供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全面回归公益属性,拓展工会服务阵地,让越来越多的职工走进工人文化宫成为“宫粉”……生动而鲜活的工人文化宫“变形记”正在各地“热映”,我们期待更多全新的实践探索为新时代工人文化宫以怎样的姿态发展寻找答案。

  清理整改

  “咱工人的文化乐园又回来了”

  本报记者 陈晓燕 卢翔

  12月24日晚,江西鹰潭市工人文化宫内,一场职工新年晚会正在进行。“咱工人的文化乐园又回来了!”见此情景,一位老职工感慨道。自2017年底鹰潭市工人文化宫建成以来,职工教育培训、文化服务等项目相继“开张”,唤醒了人们关于文化宫的记忆。

  类似的涅槃故事正在江西各地的工人文化宫上演。自2017年初以来,江西省总工会对全省工人文化宫、工人疗休养院特别是整体出租、承包行为进行了清理整改,工人文化宫逐渐重新成为深受职工喜爱的文化休闲场所和精神家园。

  强力推进清理整改

  曾几何时,繁华热闹的工人文化宫是城市的地标。然而,在市场经济浪潮中,一些工人文化宫出现了“以商养宫”的现象,职工文化乐园“没落”。这种现象在江西省也不同程度存在。

  全国总工会对工人文化宫、工人疗休养院清理整顿实行统一部署以来,江西省总迅速行动,分4个组赴全省11个设区市、34个县(市、区)和有关产业工会调研,并结合实际下发了《全省工人文化宫清理整改的通知》。

  在此基础上,省总将工人文化宫清理整改和建设纳入2017年度“建家、强家、暖家”专项行动,并制定工人文化宫建设指导意见和强化工作实施方案,省市县三级工会均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全省上下强力推进的态势。

  直面问题“钉钉子”

  不回避矛盾,不躲避问题,是江西省推进工人文化宫清理整改的鲜明特点。

  “进贤县工人文化宫,2018年底交付使用;德兴市工人文化宫,2017年7月31日租凭合同到期,现正在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这是记者近日从江西省总获得的《工人文化宫重点清理整改工作进展情况汇总表》里的部分内容。

  54个需整改的工人文化宫,其主管部门、联系方式、场所状况、整改措施等,一一罗列在案。这样的表格,江西省总每季度都会统计出一张。

  “以钉钉子精神推进清理整改落地见效。”江西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饶剑明说,省总建立了清理整改工作台账,列出问题清单、任务清单,拿出时间表和路线图,完成一个销号一个。

  与此同时,各地工会按照分类施策的原则,最大限度盘活、用好工人文化宫等工会资产。目前,33家“三无”(无场地、无人员、无活动)工人文化宫已全部拿出具体整改方案。

  存量资产变优质资产

  眼下,江西各级工会正推动文化宫建设向2.0版本升级,即逐步由清理出租承包向规范化建设管理升级,由用活存量资产向做大增量资产转变。

  江西省总从2018年起,计划连续3~5年,每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建设资金,以奖代补用于支持地方工人文化宫建设。在省总指导下,各地工会充分运用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等机制和途径把工人文化宫建设纳入政府规划、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纳入统筹管理、运营资金纳入财政保障。

  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工会也在改变过去粗放的管理方式,用规范化管理提升文化宫运营效率和质量。

  景德镇市总建立完善了运行机制、激励机制、用人机制、用工机制、分配机制、考核机制和民主监督机制。抚州市工人文化宫与23个协会工会组织合作,把工人文化宫建设成为职工展示劳动成果的平台、心得交流的讲台和文体活动的舞台。

  如今,江西全省各地的工人文化宫正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2017年,全省县以上工人文化宫共开展各类职工文化活动15578场次,参加总人数437265人次,工人文化宫的“工”字本色和公益性质日益凸显。

  转型升级

  一座工人文化宫的“蝶变”

  本报记者 柳姗姗

  12月的北国春城,渐入深冬。在飒飒寒风里,正在改造升级的长春市工人文化宫热度不减:一场诉说“我与工人文化宫的故事”有奖征集活动正如火如荼,一张张老照片、一个个老物件,牵动着全市百万职工的心跳,成为文化宫60年间服务职工不变初心的温暖注脚。

  从上世纪50年代建宫时的一枝独秀,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凤凰涅槃,再到新时期的扩容升级,顺应时代大潮的涌动和职工需求的嬗变,工人文化宫在摸索创新中“蝶变”。

  建宫:磁石般吸住职工的心

  “当年最大的乐趣就是在文化宫跳上几曲快三慢四”“用爸爸拿回来的影票和联欢票去文化宫是童年美好的记忆”……

  提起工人文化宫,老一辈长春职工有一肚子故事要讲。

  1958年1月1日,地处城市中心黄金地段——人民广场一侧的工人文化宫正式竣工投入使用。当年,作为全市唯一的职工文娱场所,工人文化宫像一块磁石,吸引和凝聚着全市职工的心。

  “当时我三姨在文化宫大剧场上班,多少人羡慕啊。”工人文化宫职工林琦即将退休,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这里工作,她的很多亲友也都与文化宫有着妙不可言的缘分。

  林琦至今仍念念不忘工人文化宫图书馆的辉煌往事:“藏书量跟市图书馆不相上下,别的图书馆没有的专业技术类书籍这里都有,真正是职工充的‘大学校’。”

  今年67岁的曲艺爱好者王秋良与文化宫有着40余年的情缘。从1976年开始,他只要有空就会来文化宫表演。伴随着此起彼伏的群众性创作热潮,从工人文化宫里走出了大批像王秋良一样的文艺骨干。

  转型:改革创新中“复活”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各种娱乐场所迅速激增,工人文化宫进入前所未有的低谷期。

  “顺应市场经济发展和职工群众对文化生活需求的转变,但文化宫姓‘工’的立场不能变,服务职工的宗旨不能变,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不能变。”当时,这一变革思路成了长春工人文化宫人的共识。

  为了让影院的场子热起来,大家“头脑风暴”出了集结职工爱看的经典影片,分类搞主题影周的点子。熬夜手写广告,第二天一早拎着浆糊桶到街巷粘贴,文化宫的涅槃凝结了所有职工的汗水。

  影周活动开始后,影的观看人数爆棚,通宵影也照样满座。影院“活”了,台球厅、舞厅、文化科等也都行动起来,工人文化宫再次成为全市职工的文娱活动中心。

  两年后,全国总工会召开全国工人文化宫工作会议,特邀长春做经验介绍,长春的企业文化宫也纷纷上门请求联合管理,长春文化宫联合会由此诞生。

  升级:“自助”加“点单”烹饪文化大餐